admin @ 04-09 00:52:12   全部文章   0/385

马秋子【视频】这个老手艺正在启东慢慢失传.......-老囧奇谈_0

马秋子【视频】这个老手艺正在启东慢慢失传.......-老囧奇谈

马秋子天气越来越冷了,晚上睡觉都要盖上厚厚的被子了。如今,蚕丝被、羽绒被等各种“概念被”几乎垄断了冬被市场,但小编还是怀念小时候盖的那一床暖暖的棉花被,喜欢那种厚实的幸福!
点击视频,欣赏弹被絮

启东是产棉区,弹被絮自然是家家户户的平常事。如果遇上有闺女待嫁,光被絮就得弹上几天功夫。那“锵锵”的弹被絮声不时从民宅头传来,令人心花怒放,浑身发暖。随着声声弦响、片片花飞,一堆棉花就变幻成一床床整整齐齐的被褥。

开始弹被絮了。弹花匠先系好腰带,腰带的一头系扣住吊弦竹,再把吊弦竹竖负在自己的背后,然后左手掌控弓梗,将弓弦靠近事先铺好的棉花上,右手紧握“弹絮敲”——一种形似手榴弹的木锤拨打弓弦。随着“哒哒——锵锵——,哒哒——锵锵——”的弦声响起,棉花立即变得蓬松柔软起来。


弹棉花看似轻松,其实很需要“牛劲马力”。因为被褥暖和粘结与否,弹花至关重要。有经验的主人家往往在现场不时提醒弹花匠:“师傅,帮帮忙,无论如何要把棉花弹弹熟,不能让棉花被鼓芯。”得了招呼的弹花匠自然不敢懈怠,格外殷勤卖力。但见弓弦在棉花上面翻飞,蓬松的絮绒满屋飞舞,满耳都是“锵锵”弹絮声。


棉花弹熟后,弹花匠就用竹篾做的箩篮按在蓬松的棉花上“掀纱”。

将一床棉花初步压成被形之后,就进入轻巧的“拉纱”阶段。那拉纱也叫“攀纱“,用一支细竹篾竿作送线棒,两个弹花匠分别站在被的对角,一人通过“纱篾”将纱飞送到对方手中,一人接过飞来的纱线,与对方几乎同时将纱按在棉絮上,并根据棉被面的大小灵巧地掐断纱线。那拉纱一般都拉两道,一道为粗经,一道为细经。一般家常睡的棉被,弹花匠就用纯白的面纱来“攀纱”。倘若弹的是姑娘出嫁的新被,那可讲究了,需要在被絮上用红纱、绿纱攀出红绿相间的花纹或敷上“喜”字图形。


刚刚做好的杯子非常软和,像一块“泡”起来的大面包。因而“攀纱”之后买两个弹花匠就分别拿着一大一小形如锅盖的“被絮盘”,在整床棉被上使劲反反复复按压扭擦,目的将纱线与棉被完全粘合,将棉被按实。有时为了大量的按压功效,弹花匠干脆站在“被絮盘”上扭走,因此那最后一道有趣的工序也叫“走盖”。

至于被絮的大小,一般根据主人家床的宽窄而定,有所谓的“七幅头被”“五幅头被”以及“九幅头被”“十幅头被”。通常弹的都是三尺二的“五幅头被”和四尺半的“七幅头被”。在物质异常匮乏的时代,用精致的白棉花来弹被絮的人家很少,大都用棉花籽上脱下的棉绒头和“黄棉花”弹制被絮,甚至用老被絮、破棉袄的就絮等加以翻弹凑合而成。
如今,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那“锵锵”的弹被絮声在海门已经很少耳闻了。启东人睡的已不仅仅是老的棉絮棉被,开始享受各种品种繁多、色彩斑斓的腈纶被、九孔被、羊毛被、羽绒被、蚕丝被……但盖着过于蓬松、并不豁肉,虽然轻巧好看,但难以让人体会到棉花被带来的独特感觉。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盖过的棉花被吗?
盖过的点个zan
来源:掌上海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