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10-19 00:05:47   全部文章   0/453

q版泡泡堂4【视频】花谢花飞花满天,静听《葬花吟》-北国春秋

【视频】花谢花飞花满天,静听《葬花吟》-北国春秋


《葬花吟》

说到吟诗填词,大观园中的姐妹们个个都是高手,而林黛玉可谓是大观园中高手中的高手。在林黛玉的所有作品中,《葬花吟》无疑是她的代表作。《葬花吟》这首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的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的诗歌,在诗歌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先驱者10号,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先不说《葬花吟》从艺术上带给我们的享受,针对《红楼梦》本身来讲,《葬花吟》为我们研究《红楼梦》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最终走向的重要线索。

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金钱活门蛛,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天命法神。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烦恼歌歌词,故停笔以待恋爱细胞2。”脂批说“看过玉兄后文再批”,那“玉兄后文”具体是指什么呢?且看:

“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孙艺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付菡,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这一段自然就是“玉兄后文”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从黛玉诗中听出了“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的悲音,继而又悟出了“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的感叹。

同时,根据明义的《题红楼梦》绝句——“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刘原龙,”我们可以看出,《葬花吟》实际上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也就是说,《葬花吟》实际上是在暗示林黛玉最终的命运。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四句首先描写了“谢了春红”的暮春景色。接着,“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魔卡传奇,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四句描写了“闺中女儿”伤春、恼春的心路历程,暮春景色化作一片伤春愁绪——“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四句表达了林黛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严厉批判,——林黛玉对自己的命运似乎早有察觉。

“一年三百六十日q版泡泡堂4,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现实的生活是残酷的,作者通过此四句表达了自己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现实的控诉。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作为《葬花吟》全诗的最强音,这四句把全诗的悲情推到了另一个高度。其中,“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具有承上启下的功用。意思是说降龙十巴掌,理想的归宿在现实之中是不存在的,只能在理想中满足自己的理想了。后三句则直接点明了林黛玉的最终结局丁梦雨。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几句话曾在《红楼梦》一书中反复出现,以至于潇湘馆里的鹦鹉都学会了。诗里一边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边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不正是在告诉我们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吗?

当然,黛玉死之时肯定并不像高鄂版的续书中写的那样死于“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之时。事实上,黛玉死的时候,贾宝玉和王熙凤很可能都已经入狱或者为避祸流浪在外,与黛玉不得相见。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正如诗中所说——“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也就是说,原本宝玉和黛玉婚事已经在某个春天定下,“香巢已垒成”,但是等到当年秋天到来的时候,“梁间燕子太无情”,宝玉就像梁间的燕子那样无情地抛开黛玉被迫出门流浪,至于流浪的原因很可能是入狱或者出门避祸。宝玉走了,“花魂鸟魂都难留”,林黛玉想自己应该怎么办呢?恨不得自己能生出一对翅膀来随他而去,正是“愿奴胁下生双翼星梦恋人,随花飞到天尽头”。但是,这只能是一种想象,人不能凭空生出一对翅膀来,对林黛玉来讲,思念宝玉,担心宝玉惟一的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便是——“泪水”。

林黛玉很可能在贾宝玉出门流浪之后,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最终“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当然,我们在承认《葬花吟》的积极作用的时候,也不能忽视《葬花吟》本身的消极意义。《葬花吟》之中蕴含着的消极颓伤的情绪极其浓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苍之茧。我们在欣赏《葬花吟》从艺术上带给我们的美感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陷入太深。正如有一位专家所说的那样——“我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总编辑:楚国农夫
微信号:nrawbz1215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连环画三国演义1】桃园结义
看汲师现状图,新乡名校因何颓败至如此地步?!(组图)
热论|毛泽东的祖籍究竟在新乡哪个县?
晒一晒卫辉汲城几张古城寨遗址图片,很揪心!!(高清图)
[图集]晒一晒电视剧《聊斋》各集主要女演员,个个美若天仙!
DNA检测证实:80%中国人都是这八个人的后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