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减肥不仅是史努比,每个人都能从被误解太多的《花生漫画》中找到自己-VICE
不仅是史努比,每个人都能从被误解太多的《花生漫画》中找到自己-VICE
花生村花生事
史努比从来就不仅仅只是一只长得可爱的小狗,《花生漫画》也绝对无法用 “儿童读物 ” 来单纯定义。即使到现在,我们依然能从这本漫画中找到共鸣。原因很简单 —— 即使过去了 70年,但全世界年轻人的 “狗日子” 却并没结束。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骄傲而绝非仅仅是自嘲地以各种 “狗 ” 自居,我们对这种并不在乎既定标准、用每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动诠释着物种多样性的 “拟狗化 ” 精神产生了兴趣。VICE 找到同样想要突破这种常规人设的 PEACEBIRD MEN 合作,推出了 Dog Days 系列内容,想要带领大家发掘花生漫画中的精神内核,让喜欢 “以狗自居 ” 的年轻人瞧瞧史努比这只史上最出名的小狗的生活态度,支持年轻人自信坚定地表达他们的自我主张。我们并不用刻意标榜自己有多么特别,既然大家都在过着狗日子,那就比比谁闹得最欢实。
今年六月底,史努比中国纪念巡回展正式在湖南长沙的步步高梅溪新天地拉开帷幕,这也是时隔2年后国内再度举办的以史努比和《花生漫画》为主题的巡回展览。同时,史努比也是备受时装界青睐的弄潮儿,本土时装品牌 PEACEBIRD MEN 在今年也推出了SNOOPY 联名系列,可以说这只已有67岁 “高龄” 的小狗即使是到了今天也依然是一个人气不减的明星卡通角色。
然而,相对于商业上的成功,史努比在国内依然被视为儿童玩物,《花生漫画》(旧版译作《花生豆》)更不在话下。前年拿到版权的华文天下图书在出版新审定翻译的《史努比漫画全集》时,删除了原有的名人访谈和漫画索引使得丛书专业性减弱,在设计上也偏重于儿童图书市场,选用了精装大开本。在人们的认知里,史努比那经典的外形也经常与贝灵顿梗犬混为一谈,不仅如此,这只米格鲁猎兔犬曾莫须有地被代表成十二星座中巨蟹座的卡通人物,人们还把《花生漫画》的刊载日(1950年10月2日)当作是它的生日。
你才是10月份的巨蟹座呢
实际上,漫画的作者查尔斯·舒尔茨一生都非常厌恶花生漫画这个名字,并且也不喜欢被人称为 “史努比的爸爸”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史努比乃至是整个《花生漫画》在诞生之日起便一直伴随着人们的误解:铁杆漫画迷不满史努比这一形象成为了整个花生漫画的代表;这部看似是讲述美国小学生生活的日常系漫画,也经常被视作只该给小孩子阅读的儿童读物。倘若回溯到这部漫画作品起初的发行年代,你会很快发现这部以小孩子为主角的漫画不仅烙下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印迹,同时也深深倾注了作者本人的身影,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以微笑奉上的灰色幽默
1950年,取得大战胜利的美国早已接替英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领袖,并在战后迎来了第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激昂的欢乐情绪当中,如果你身处其中却感到不快乐的话,那等同于是在和所有人作对。就在这年春天,27岁的舒尔茨搭上从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前往纽约的火车,并带着他早期的带有阴郁情绪的漫画作品来到了美国联合图片有限公司。而我们所熟知的《花生漫画》,便是在当年的10月2日首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最初的第一幅《花生漫画》,可以看到在一开始查理·布朗就有 “老好人” 的声名了
第一幅漫画里,史努比还没有现身,而它的小主人查理·布朗则在雪米(Shermy)和佩蒂(Patty)的旁观中面带笑容走过。当雪米叨念查理·布朗的 “老好人”(Good Ol’)头衔时,佩蒂突然恶狠狠地表示:“我真讨厌他!”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漫画市场尽被诸如动作冒险、歌舞杂耍乃至是插科打诨的情节占据,而舒尔茨的作品在当时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 他通过一种伴随终身的自卑感、疏离感和不安全感描画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笔下小孩子人物的线条简洁细腻,喜欢思考并说话有力,安利减肥且对宗教、文学、艺术等三教九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这在以往的美国漫画中是从未有过的。
正在绘制查理·布朗的查尔斯·舒尔茨,摄于1956年(34岁)
和我们熟悉的大多数文化名人的生平一样,年少时期查尔斯·舒尔茨的人生也可谓是不幸的:小名史巴克(Sparky)的他生来就害羞腼腆,在学校不仅每门学科都不及格,体格偏差的他甚至连一项体育运动都做不了,也因此在整个学生时代几乎没有人在乎舒尔茨,甚至在他成名后班级同学组织毕业周年同学会时,舒尔茨还被列入 “下落不明” 的名单中;当他在21岁应召入伍参加二战时,母亲罹患癌症,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这给他带来了无法复原的情感创伤;在一枪未发且以机枪中队中士身份从欧洲战场归来后,先前未有过恋爱经历的舒尔茨疯狂爱上了一位名叫唐娜·约翰逊(Donna Johnson)的红头发女孩,就在他成功与联合图片签约并准备回老家再度向唐娜求婚时,却意外得知唐娜已决定嫁给高中的同学,这可让他相当地心碎……
美国漫画《巴尼·古格》(Barney Google)中的主角巴尼以及他的马史巴克·普拉克(Spark Plug),这也是舒尔茨叔叔为他取小名 “史巴克” 的来源
然而,不管自己遭遇了多少的不测和不幸,舒尔茨从小到大都只在乎一件事情 —— 画画,这对于饱受挫折和失败的他来说是最重要的。在从军队退伍后,舒尔茨回到圣保罗并在故乡明尼阿波利斯的美术学校任教,他在讲师的鼓励下于当地报纸刊登名为《小家伙》(Li'l Folks)的单格漫画,这正是《花生漫画》的雏形,随后,与报社的加薪谈判失败的他便应联合图片编辑的邀请带上画作前往了纽约,他的绘画生涯也终于苦尽甘来。
就在舒尔茨的漫画准备再度出版发行之际,他的作品却遇到了重名的问题:因为在当时,有两本出版物与《小家伙》的名字比较接近,一个是美国漫画家阿尔·卡普(Alfred Caplin)的《小阿布纳》(Li'l Abner),另一个则是儿童读物杂志《小伙伴》(Little Folks)。尽管舒尔茨提议改为 “查理·布朗” 或 “老好人查理·布朗”,但时任公司制作经理的比尔·安德森在没看原作内容的情形下,便信手拈来地从十来个备选名字中给作品取名为 “花生” —— 取自当时美国儿童电视频道的热门节目《你好伍迪》(Howdy Woody)中的 “花生米观众席”(PEANUTS Gallery),一个给小孩子坐的地方。
由查尔斯·舒尔茨博物馆及研究中心提供的《小家伙》画稿,可以看出雪米、佩蒂以及史努比的雏形已在作品中出现
舒尔茨当然对于这个决定是感到气愤的,在他看来以这种不起眼的东西命名他的连环漫画是一种没有尊严的行为,更何况一般人是不会用 “花生米” 来称呼小孩子的。无奈那时人微言轻,舒尔茨并不能拒绝接受联合图片的命名,毕竟在他们看来这种奇特的名字可以吸引编辑乃至读者的目光。正因为这样,舒尔茨一生都绝口不提漫画的名字,倘若有人去问他画什么的话,他只会回答自己 “画史努比的连环漫画,上面有查理·布朗和他的狗。”
虽然原本《花生漫画》只是为了填充报纸空白版面供读者消遣阅读的,但舒尔茨并不满足于此单单只是描绘小孩子的生活图景而已,他也会借助于其笔下的角色反映当时的社会百态,进而表达自己的思考。就像是在1959年5月18日刊载的漫画所表现的那样:画面中查理·布朗与其他6名小伙伴一起钻进了史努比的狗屋x360ce,它反映的其实是当年西方国家的 “电话亭填充”(Phonebooth stuffing)活动狂热,即比赛在一个电话亭的空间内可以塞进多少人。
查理·布朗:“是啊,但别忘了……电话亭的空间可是很大来着!”
比起欢乐的社会描写来说,在冷战年代的《花生漫画》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黑白叠加的灰色幽默 —— 这种灰色幽默并不单指漫画的黑白色调,也指那个年代人类已有足够的能力和愚蠢可以毁灭自我,除了讲述笑话外没有他法可以解脱。
查理·布朗:“如果你们不让我去,我会开着一架喷射战斗机飞到你们家上方狂轰乱炸,然后我会跟着一个轰炸机中队绕回来炸烂你们的派对!”(1954年9月1日) 小孩子的恐吓行为可都是和大人们学的
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开始愈演愈烈,戴景耀在加勒比海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既让全球接近核战争的危险,也使人类濒临毁灭边缘;在美国国内,青年一代开始更加关注妇女和有色人种争取更多权利台湾第一巡抚 ,学生们参加政治抗议活动反对越战及一切形式战争,而嬉皮士们则在致幻剂和音乐集会的迷幻中迎来时代的沸反连天。
史努比:“好吧,我总算是看清楚了……这是只嬉皮小鸟!”(1967年7月12日)
在这种情形下,虽然舒尔茨的漫画创作依然关注个人的痛苦经验,但他也开始参与美国社会的边缘话题,并对当时的社会热点和时政问题发表了不落俗套的见解。随着社会变革声音的不断加大,美国式的岁月静好生活逐渐被六十年代的动荡所打破,《花生漫画》也成为了激荡岁月美国人的精神 “避难所”。试想一下,当自己处在不知道风向哪里吹的环境里,且平静生活中会随时迎来暴风雨的光顾时,你可能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忧虑世界是否陷入疯狂。忽然,你在报纸上看到了一部看似讲述小孩子彼此折磨为乐的漫画,但在作者轻描淡写及幽默诗意的表现下却揭露了日常生活表面下残酷痛苦的暗流格温妮丝,甚至还能给你带来某种解决的方式和慰藉,让你觉得不仅痛苦可以忍受,连悲伤也可以变得温暖。
在查理·布朗画像旁的查尔斯·舒尔茨,摄于20世纪60年代
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舒尔茨既不像原教旨主义者那样诅咒不信教者下地狱,也不会让无神论者感到难堪。他将自己的信仰融入作品,并将自己对宗教的真实想法乃至真正的自我都展露在《花生漫画》中,这也使他和同时代回避宗教经典的漫画家们区分开来。“你能讲点日常小笑话,但是我对此并不感兴趣。” 舒尔茨表示道,“我感兴趣的是,通过连载漫画来表达自我,并对我们生命里重要的事情做出评论。”
查理·布朗:“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出自《马太福音》5:45,1973年10月23日)
角色丰富的自传体漫画
从1950年10月2日开始连载,到2000年2月13日宣布停刊,舒尔茨一共绘制了17897则《花生漫画》圣水守护,一直到晚年病重前他都未曾借助任何助手来完成作画。在50年的时间里,《花生漫画》一共出现过90来个角色,但最核心且被现在人们记住的只有11个,分别是查理·布朗、露茜、史洛德、莱纳斯、莎莉·布朗、薄荷·帕蒂、玛茜、乒乓、富兰克林、史努比和糊涂塌客。这些差异化的角色设计既体现了舒尔茨人格的不同侧面,同时在漫画中他们的矛盾和冲突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斗争及成长,也正因为角色刻画的精准性不动明王传,直到现在我们都会觉得这些角色似乎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或者我们自己。
《花生漫画》主要角色关系图
曾有人问舒尔茨是不是查理·布朗,但舒尔茨说他是《花生漫画》中的所有角色,每一个角色都代表了他灵魂中的不同的层面。舒尔茨的妻子珍妮(Jennie)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表示舒尔茨的坏脾气像是露茜,也但他和查理·布朗一样不太自信。“他尤其像莱纳斯,每天对生活充满了哲学理论和幻想。” ——从这一点来说,《花生漫画》可能是漫画史上最为丰富的一部自传体漫画,流行文化学者罗伯特·托普森(Robert Thompson)则将《花生漫画》称为 “人类历史上一个作家所创作的最长故事”。
晚年的查尔斯·舒尔茨,受原发性震颤的影响其绘画的线条更加抽象
查理·布朗作为整部漫画真正的主角,却经常被他的狗抢尽风头,在外人看来他似乎就是失败者的代表。实际上在早期的《花生漫画》里,查理·布朗曾是一个油嘴滑舌的角色,不仅好出风头出言不逊,甚至在一段时期里他还喜欢欺负其他小孩子。而随着漫画剧情的推进,查理开始四处碰壁并遭遇他人冷眼相待,起初他尝试向他人不断倾诉自己的不幸,在无果后他不得不适应这种残酷的氛围,并忍受四周围环境对其的压迫。最终他在漫画中的轮廓逐渐清晰,成为我们熟知的心地善良、性格温和的老好人。
查理·布朗:“嘿,娘炮!!你不知道跳绳是娘炮才玩的吗?哈,娘炮?!唉!如果我跳绳可以跳成这样我愿意放弃一切……”(1956年10月30日)
舒尔茨在生前并不同意他人对查理·布朗所作的 “失败者” 评价,因为失败的人是不会去尝试新事物的。在漫画中,查理·布朗从未真正放飞风筝,也没实力赢过一场球赛,甚至在情人节没有收过任何人的贺卡和礼物韩式牛尾汤。他经历了太多的失望,知道没有任何人可以与自己契合,孤独的可怕却又勇气十足,即使是一再失败也依然保持自己的特质与人为善。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没有奇迹,甚至是恶意循环的世界来说,查理·布朗的遭遇看似是孤独悲苦,但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查理·布朗:“我不要只当个‘老好人查理·布朗’……我希望自己对别人来说不只是那样……我希望成为社群的一份子……我希望因为我的贡献而受人尊敬……这样的要求很过分吗?”-露茜:“那些马唐草(crab-grass,“crab”也有“爱发牢骚的人”的意思)到底怎么了?”-查理·布朗:“噢,我的天啊!”(1957年9月13日)
与查理·布朗相比,露茜在漫画中则是另外一种极端的存在。这位以 “大惊小怪(Fussbudget)” 而闻名的腹黑大小姐,在起初登场的时候还是一个酷似洋娃娃的小女孩,甚至经常被年幼的查理·布朗给打压欺负。而随着舒尔茨创作的深入,露茜逐渐成为象征他内心中爱说刻薄及讽刺话的重要部分,也因此她便成为了舒尔茨进行自我发泄的一种渠道。在漫画中,露茜自称是女权主义者,不仅爱说话且喜欢批评别人,不愿意让人呼来唤去的她总是以盛气凌人的坏脾气让周围的人失去平衡。对舒尔茨来说,露茜越是惹人生厌,就越能激发他的创意,而她欺负莱纳斯的桥段也给舒尔茨带来了多年的灵感。
-露茜:“毛毯是弃疗二货的麻醉品!”-莱纳斯:“侮辱!你总是侮辱(别人)!”(1958年2月11日)
露茜在漫画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以强势的态度闯进这个社会。对于这位大惊小怪的姑娘来说,她也需要生活,但露茜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你可认为她爱惜自己,也可认为不爱惜自己,毕竟处于狂放与拘束之间的她所在意的东西跟常人不太相同。她是一个自私的人,看重个人的瑕疵,喜欢独占一切美好事物并凭喜好做事,根本不会在乎他人的感受。她活着的意义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与自己喜爱的一切在一起,甚至在没有被满足的情况下会选择与他人虚与委蛇。或许露茜这个角色就是社会的本身,她永远生存在别人的付出之下,看似骄横却又格外孤立。
-露茜:“贝多芬生日快乐!”-史洛德:“嘛,谢谢你啊……我很高兴来着……”-露茜:“这是不是说你和我以后有结婚的可能?”-史洛德:“可没有这种意思!”-露茜:“我恨贝多芬的生日!!”(1965年12月16日)
然而即便露茜再怎么专横跋扈、脾气暴躁,她也有自己的 “软肋”皿方罍,这个 “软肋” 正是史洛德。作为漫画中首个被赋予特殊才能的人,史洛德能够用玩具钢琴演奏出感人的古典音乐,他对贝多芬的偏好也使得自己对于物质和金钱的追求充满了冷静和沉着,这也是他与露茜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在。在露茜眼里,这位心仪的贝多芬总是专注于自己的键盘,对外部世界不闻不问。纵使她靠坐在钢琴一旁对其秋波送情、畅想未来婚姻生活乃至公然夺走他的钢琴,都无法阻止史洛德对弹琴的执迷,以至于在他面前只能自言自语白日做梦。可以说,史洛德象征着一种避世绝俗主义,通过躲进艺术世界的方式从现实生活中撤退,进而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这一点,自然和露茜式的现世主义是格格不入的。
莱纳斯和莎莉·布朗在漫画当中则是另外一对冲突的存在。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角色,莱纳斯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物,能够引经据典并研讨深奥的学问。然而即便是储备了渊博的学识,这位会动的小图书馆却对内心的不安全感无能为力,必须要仰赖一张外表普通却又神秘莫测的安心毛毯来缓解焦虑。而身为查理·布朗的妹妹,莎莉的性格看似是如向日葵一般阳光,但在实际上却是个城府深沉的实用主义者:她好管闲事,为了小便宜会选择撒谎,批评哥哥的中产道德观且侵犯他的私隐空间天使帝国2,对待自己喜欢的莱纳斯也是同样的粗暴。莎莉·布朗这样的女孩让人想爱不敢爱,想恨又恨不起来。
-莎莉·布朗:“想想看吧……如果我们在一起了,你哪里还需要这条毯子呀。只要是一想到小窝里还有我,你就会感到灰常安全的说……”-莱纳斯:“我受不了了……”(1966年8月21日)
假小子薄荷·帕蒂和眼镜娘玛茜虽然一武一文,一动一静,思维方式亦南辕北辙,却能够相处融洽。在漫画中,薄荷的性格非常直爽,对人极端热忱,可做起事来却不懂变通,因此麻烦不断。在这种情况下,文绉绉的玛茜便出现在了薄荷的身旁,她出于尊敬以及对礼节的误解管叫薄荷·帕蒂为 “先生”,在平日里愿意帮忙薄荷做功课,及时向她告知学校布置的作业,甚至从来不拒绝告诉她考试的答案是什么。但这个个性天真聪慧的玛茜却对体育运动一窍不通,于是运动细胞发达的薄荷·帕蒂自然就成为了她的最佳保护人曾韵蓁。在舒尔茨看来,两人性格虽然毫无共同点,但她们的友谊却因此显得十分真挚。倘若要说她们之间有什么冲突利害的话,多半也跟查理·布朗有脱不了的干系。
-薄荷·帕蒂:“喂,玛茜吗……我也就是问问而已……你跟小查夏令营过得快活吗?”-玛茜:“查尔斯,你老跟我嚼耳朵的话我就听不见她的话了呢!还是逗你玩呢,先生……”(1989年6月15日)
至于乒乓和富兰克林,他们看似是游离于边缘的角色,实则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乒乓是个奇怪的小男孩,只要他一出门就会像磁石一样吸附周围尘土,不仅全身邋里邋遢,在走路的时候总会在身后扬起一片尘烟。正是因为这样街角社会,他的怪癖常会受到人们的攻击,但他从不因为自己的状况而向别人表示抱歉。富兰克林在漫画的地位比较模糊,但他是个健谈且有思想的孩子,和莱纳斯一样也会引用《圣经》的话进行交流。不过和其他角色比起来,富兰克林并没有太多生活上的麻烦和困扰,说起来,算是一个幸运的普通人了。
-乒乓:“猜怎么着?我决定竞选班长!我即将进行竞选之旅!”-露茜:“我看你更像是刚从西部之旅回来!”(1990年9月26日)
富兰克林:“我爷爷说人生好比登山……有时上坡……有时下坡……然后,他又说,生活大都是在山坡上……”(1996年1月19日)
纵观这些在《花生漫画》中登场的角色,我们不难看出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都集中在理想与现实、避世与入世以及理性与实用这三种生活理念的对峙上。而当不同理念的对峙矛盾无法调和时,奇幻便会出现在其中化解里面的冲突,进而使崩坏的力量和建设的力量彼此互补并相互制衡,不至于让花生村这个小小的世界发生坍塌。尽管舒尔茨以中立和客观的态度讲述着人畜无害的日常故事彝族敬酒歌,但在他生活的年代人们做事总要体现所谓 “政治正确” 的立场,也因此像《花生漫画》这种出现孩子们相互指责对方是 “蠢货” 的漫画在那个时代的受待见程度依然还是有限的。
而到了今天,人们在历经金融海啸后反而愿意如实地面对自身的负面情绪,加之《花生漫画》所承载的意义与全球面临的混乱时局紧密结合,年轻人在 “勇于公愤” 的社会氛围下更加追捧漫画角色敢于自由表达的进取心态,这也间接推动了《花生漫画》的热潮回归以及史努比形象的流行。在日本,史努比及《花生漫画》的狂潮在各地的书店早已默默延烧好多年,青年读者尤其是三、四十岁的粉领族乐于用漫画蕴含的哲理去宣泄自身的愤怒、苦恼乃至沮丧 —— 从这一点来说,《花生漫画》承载了太多的价值观,它在人人可以表现自我的时代下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漫画作品,更是一个与现实并行且带着情感指向的缩影剧场。
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幻想
尽管在《花生漫画》中出现不少人物形象,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最为熟悉的,依然还是小猎犬史努比以及它的小鸟朋友糊涂塌客。而在一些铁杆漫画迷的眼里,这两个角色或许是他们爱恨交加的存在:因为在一方面,漫画正因为有这两个可爱动物角色的存在,而得以闻名整个世界;但在另一方面,它们的存在也导致作品的灰暗色彩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削弱,致使漫画在后面沦为了卖萌好玩的轻松作品。对此,舒尔茨曾坦言当他开始让史努比不断幻想自己扮演角色后,它原来作为一只普通小狗的行为就已经不再吸引读者了,因此到后期舒尔茨不得不小心谨慎,以防这无处不在的小狗带着这个系列漫画跑开。
“有时候真希望自己是一匹狼……凡事都要依赖人类真是烦透了!如果我是一匹狼并且自己看见我想要的东西,就可以直接得到它……啊吼!!”(1955年1月26日)
当然,舒尔茨之所以要将史努比刻画成一只爱 Cosplay 的幻想小狗,也并不是没有缘由的。早期,史努比对于自己 “生而为狗” 的身份有着极度的抵触心理,同时它也不甘愿被他人呼来唤去。因此它选择了幻想,通过扮演各种动物乃至是人类身份获得解脱,但却在现实一次次的残酷打击中回到原点并一无所获 —— 这就像是查理·布朗无法放飞风筝、露茜得不到史洛德的爱、莱纳斯无法摆脱对毛毯的依赖那样,舒尔茨通过这种幽默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对自我认同的艰难过程,而这种得不到的苦涩也正是早期《花生漫画》所要表达核心思想之一。
随着舒尔茨的绘画风格走向轻松奔放,史努比能做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而舒尔茨对它的外表与性格的改变也使得史努比在漫画中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形式。在这种设定下,舒尔茨从人们和狗的童稚对话中获得灵感并提炼出来加以创作,同时在史努比身上充分地运用其想象力来梦想它自己是一名英雄人物,这也使得整部漫画开始呈现出了一种崭新风貌。到了这一时期林芮西,史努比的性格要比早期时候更加坚强,不仅可以从容面对胜利和失败,即使遭遇飞来横祸还是赴汤蹈火它都能竭尽全力地去应对。倘若史努比真的遇到了麻烦,它便会选择幻想并与世无争,颇有苦中作乐的味道。
-查理·布朗:“《宾尼兔》系列作者海伦·斯威特多利夫人否认有个人自传的写作,她表示‘这些传记是未经授权的’……呐!这个你怎么看?”-史努比:“一战王牌飞行员正驾驭着索普维斯骆驼战斗机在空中翱翔清朝求生记!”(1972年3月3日)
史努比是只性格饱满且完全拟人化的小猎犬,它虽然无法说话也不具备特异能力,却能够对周遭的事物评头论足,并喜欢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然而史努比的张扬个性不是单纯的自私自利或愤世嫉俗,它有它自己的生活目标,独立规划自己的行动,在自家狗屋顶思考 “狗” 生的同时也不断地在打字机前构思创作,即使收到编辑寄来的大量退稿信也依然折服于自己设想的点子。它的价值观洋溢着一种反英雄主义,它缺乏支持仍能乐观自信并接受现实,拒绝传统又散发着人文主义的气息,它不是英雄却又近乎于英雄的存在。这正如同当下的年轻人,即使面对重重压力和挫折,仍然能够自嘲着把自己的处境化为一个轻松的玩笑,自认为 “加班狗”、“单身狗” 以后,继续充满热情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真的?你真是贴心呢……糊涂塌客把我的退稿信都做成了条被子哦!”(1974年6月18日)
小鸟糊涂塌客在漫画当中是一个非常渺小的角色,平日它使用特有的鸟语与史努比交流,并和其它小鸟朋友一起与史努比闯荡冒险。一些人看来糊涂塌客似乎就是小号的史努比,除了卖萌外什么事情都不做,实际上舒尔茨曾表示糊涂塌客的无足轻重,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一个问题。毕竟世界太过庞大,所有人在它面前都显得非常的渺小,这也容易让我们产生恐惧感。在舒尔茨看来,只有成熟的心态才能正确面对这一问题:“一旦放弃了过于自尊的心态,我们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悲剧。”
“你买下了一个农四月的某时场?不错嘛!我真为你骄傲。那你还买了一台拖拉机,一架手推车,以及一根大棒子?那这根大棒子是干啥用的呢?对付偷牛的啊。”(1979年6月2日)
在今天,我们重读《花生漫画》不仅是因为可爱的人设萌化人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群人文气质丰富的角色来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生活从来就是不易的,看似平静的日子之下实则暗涛汹涌。纵使物质的世界不断丰富,感官娱乐钻心刺骨,也无法掩盖水泥森林里人们内心的迷茫与失落骆炳峰。然而人始终都不能一直在悲戚中生活,因此需要艺术去化解悲的存在。更何况,人类本身就有在悲戚当中发现并创造艺术的能力,不论是自信坚定、自嘲自乐还是天马行空,这都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处在看似陷入混乱的今日世界之下依然宝贵的品质。
永远的《花生漫画》
“我的漫画里全是生活,生活里很多忧伤的故事,失败比成功有趣得多。成千上万人羡慕那个手捧奖杯的胜利者那样当然很好,但我们忘了总有人要当输的一方,对失败者我们更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失败过马伊琾前夫。” 正如舒尔茨在漫画当中表达的那样,世界也许并不会变得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无法因为科技的发达摆脱疏离,但我们可以选择直面应对、学会乐观思考,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和磨难也都能够豁然开朗。就像是那只在狗屋顶上不断假想与红色男爵厮杀的史努比,虽然活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也依然能通过幻想找到一片个人的天地,并在那里触碰到自己真实的灵魂。
花生村花生事
史努比从来就不仅仅只是一只长得可爱的小狗,《花生漫画》也绝对无法用 “儿童读物 ” 来单纯定义。即使到现在,我们依然能从这本漫画中找到共鸣。原因很简单 —— 即使过去了 70年,但全世界年轻人的 “狗日子” 却并没结束。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骄傲而绝非仅仅是自嘲地以各种 “狗 ” 自居,我们对这种并不在乎既定标准、用每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动诠释着物种多样性的 “拟狗化 ” 精神产生了兴趣。VICE 找到同样想要突破这种常规人设的 PEACEBIRD MEN 合作,推出了 Dog Days 系列内容,想要带领大家发掘花生漫画中的精神内核,让喜欢 “以狗自居 ” 的年轻人瞧瞧史努比这只史上最出名的小狗的生活态度,支持年轻人自信坚定地表达他们的自我主张。我们并不用刻意标榜自己有多么特别,既然大家都在过着狗日子,那就比比谁闹得最欢实。
今年六月底,史努比中国纪念巡回展正式在湖南长沙的步步高梅溪新天地拉开帷幕,这也是时隔2年后国内再度举办的以史努比和《花生漫画》为主题的巡回展览。同时,史努比也是备受时装界青睐的弄潮儿,本土时装品牌 PEACEBIRD MEN 在今年也推出了SNOOPY 联名系列,可以说这只已有67岁 “高龄” 的小狗即使是到了今天也依然是一个人气不减的明星卡通角色。
然而,相对于商业上的成功,史努比在国内依然被视为儿童玩物,《花生漫画》(旧版译作《花生豆》)更不在话下。前年拿到版权的华文天下图书在出版新审定翻译的《史努比漫画全集》时,删除了原有的名人访谈和漫画索引使得丛书专业性减弱,在设计上也偏重于儿童图书市场,选用了精装大开本。在人们的认知里,史努比那经典的外形也经常与贝灵顿梗犬混为一谈,不仅如此,这只米格鲁猎兔犬曾莫须有地被代表成十二星座中巨蟹座的卡通人物,人们还把《花生漫画》的刊载日(1950年10月2日)当作是它的生日。
你才是10月份的巨蟹座呢
实际上,漫画的作者查尔斯·舒尔茨一生都非常厌恶花生漫画这个名字,并且也不喜欢被人称为 “史努比的爸爸”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史努比乃至是整个《花生漫画》在诞生之日起便一直伴随着人们的误解:铁杆漫画迷不满史努比这一形象成为了整个花生漫画的代表;这部看似是讲述美国小学生生活的日常系漫画,也经常被视作只该给小孩子阅读的儿童读物。倘若回溯到这部漫画作品起初的发行年代,你会很快发现这部以小孩子为主角的漫画不仅烙下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印迹,同时也深深倾注了作者本人的身影,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以微笑奉上的灰色幽默
1950年,取得大战胜利的美国早已接替英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领袖,并在战后迎来了第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激昂的欢乐情绪当中,如果你身处其中却感到不快乐的话,那等同于是在和所有人作对。就在这年春天,27岁的舒尔茨搭上从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前往纽约的火车,并带着他早期的带有阴郁情绪的漫画作品来到了美国联合图片有限公司。而我们所熟知的《花生漫画》,便是在当年的10月2日首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最初的第一幅《花生漫画》,可以看到在一开始查理·布朗就有 “老好人” 的声名了
第一幅漫画里,史努比还没有现身,而它的小主人查理·布朗则在雪米(Shermy)和佩蒂(Patty)的旁观中面带笑容走过。当雪米叨念查理·布朗的 “老好人”(Good Ol’)头衔时,佩蒂突然恶狠狠地表示:“我真讨厌他!”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漫画市场尽被诸如动作冒险、歌舞杂耍乃至是插科打诨的情节占据,而舒尔茨的作品在当时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 他通过一种伴随终身的自卑感、疏离感和不安全感描画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笔下小孩子人物的线条简洁细腻,喜欢思考并说话有力,安利减肥且对宗教、文学、艺术等三教九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这在以往的美国漫画中是从未有过的。
正在绘制查理·布朗的查尔斯·舒尔茨,摄于1956年(34岁)
和我们熟悉的大多数文化名人的生平一样,年少时期查尔斯·舒尔茨的人生也可谓是不幸的:小名史巴克(Sparky)的他生来就害羞腼腆,在学校不仅每门学科都不及格,体格偏差的他甚至连一项体育运动都做不了,也因此在整个学生时代几乎没有人在乎舒尔茨,甚至在他成名后班级同学组织毕业周年同学会时,舒尔茨还被列入 “下落不明” 的名单中;当他在21岁应召入伍参加二战时,母亲罹患癌症,不久后便离开了人世,这给他带来了无法复原的情感创伤;在一枪未发且以机枪中队中士身份从欧洲战场归来后,先前未有过恋爱经历的舒尔茨疯狂爱上了一位名叫唐娜·约翰逊(Donna Johnson)的红头发女孩,就在他成功与联合图片签约并准备回老家再度向唐娜求婚时,却意外得知唐娜已决定嫁给高中的同学,这可让他相当地心碎……
美国漫画《巴尼·古格》(Barney Google)中的主角巴尼以及他的马史巴克·普拉克(Spark Plug),这也是舒尔茨叔叔为他取小名 “史巴克” 的来源
然而,不管自己遭遇了多少的不测和不幸,舒尔茨从小到大都只在乎一件事情 —— 画画,这对于饱受挫折和失败的他来说是最重要的。在从军队退伍后,舒尔茨回到圣保罗并在故乡明尼阿波利斯的美术学校任教,他在讲师的鼓励下于当地报纸刊登名为《小家伙》(Li'l Folks)的单格漫画,这正是《花生漫画》的雏形,随后,与报社的加薪谈判失败的他便应联合图片编辑的邀请带上画作前往了纽约,他的绘画生涯也终于苦尽甘来。
就在舒尔茨的漫画准备再度出版发行之际,他的作品却遇到了重名的问题:因为在当时,有两本出版物与《小家伙》的名字比较接近,一个是美国漫画家阿尔·卡普(Alfred Caplin)的《小阿布纳》(Li'l Abner),另一个则是儿童读物杂志《小伙伴》(Little Folks)。尽管舒尔茨提议改为 “查理·布朗” 或 “老好人查理·布朗”,但时任公司制作经理的比尔·安德森在没看原作内容的情形下,便信手拈来地从十来个备选名字中给作品取名为 “花生” —— 取自当时美国儿童电视频道的热门节目《你好伍迪》(Howdy Woody)中的 “花生米观众席”(PEANUTS Gallery),一个给小孩子坐的地方。
由查尔斯·舒尔茨博物馆及研究中心提供的《小家伙》画稿,可以看出雪米、佩蒂以及史努比的雏形已在作品中出现
舒尔茨当然对于这个决定是感到气愤的,在他看来以这种不起眼的东西命名他的连环漫画是一种没有尊严的行为,更何况一般人是不会用 “花生米” 来称呼小孩子的。无奈那时人微言轻,舒尔茨并不能拒绝接受联合图片的命名,毕竟在他们看来这种奇特的名字可以吸引编辑乃至读者的目光。正因为这样,舒尔茨一生都绝口不提漫画的名字,倘若有人去问他画什么的话,他只会回答自己 “画史努比的连环漫画,上面有查理·布朗和他的狗。”
虽然原本《花生漫画》只是为了填充报纸空白版面供读者消遣阅读的,但舒尔茨并不满足于此单单只是描绘小孩子的生活图景而已,他也会借助于其笔下的角色反映当时的社会百态,进而表达自己的思考。就像是在1959年5月18日刊载的漫画所表现的那样:画面中查理·布朗与其他6名小伙伴一起钻进了史努比的狗屋x360ce,它反映的其实是当年西方国家的 “电话亭填充”(Phonebooth stuffing)活动狂热,即比赛在一个电话亭的空间内可以塞进多少人。
查理·布朗:“是啊,但别忘了……电话亭的空间可是很大来着!”
比起欢乐的社会描写来说,在冷战年代的《花生漫画》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黑白叠加的灰色幽默 —— 这种灰色幽默并不单指漫画的黑白色调,也指那个年代人类已有足够的能力和愚蠢可以毁灭自我,除了讲述笑话外没有他法可以解脱。
查理·布朗:“如果你们不让我去,我会开着一架喷射战斗机飞到你们家上方狂轰乱炸,然后我会跟着一个轰炸机中队绕回来炸烂你们的派对!”(1954年9月1日) 小孩子的恐吓行为可都是和大人们学的
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开始愈演愈烈,戴景耀在加勒比海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既让全球接近核战争的危险,也使人类濒临毁灭边缘;在美国国内,青年一代开始更加关注妇女和有色人种争取更多权利台湾第一巡抚 ,学生们参加政治抗议活动反对越战及一切形式战争,而嬉皮士们则在致幻剂和音乐集会的迷幻中迎来时代的沸反连天。
史努比:“好吧,我总算是看清楚了……这是只嬉皮小鸟!”(1967年7月12日)
在这种情形下,虽然舒尔茨的漫画创作依然关注个人的痛苦经验,但他也开始参与美国社会的边缘话题,并对当时的社会热点和时政问题发表了不落俗套的见解。随着社会变革声音的不断加大,美国式的岁月静好生活逐渐被六十年代的动荡所打破,《花生漫画》也成为了激荡岁月美国人的精神 “避难所”。试想一下,当自己处在不知道风向哪里吹的环境里,且平静生活中会随时迎来暴风雨的光顾时,你可能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忧虑世界是否陷入疯狂。忽然,你在报纸上看到了一部看似讲述小孩子彼此折磨为乐的漫画,但在作者轻描淡写及幽默诗意的表现下却揭露了日常生活表面下残酷痛苦的暗流格温妮丝,甚至还能给你带来某种解决的方式和慰藉,让你觉得不仅痛苦可以忍受,连悲伤也可以变得温暖。
在查理·布朗画像旁的查尔斯·舒尔茨,摄于20世纪60年代
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舒尔茨既不像原教旨主义者那样诅咒不信教者下地狱,也不会让无神论者感到难堪。他将自己的信仰融入作品,并将自己对宗教的真实想法乃至真正的自我都展露在《花生漫画》中,这也使他和同时代回避宗教经典的漫画家们区分开来。“你能讲点日常小笑话,但是我对此并不感兴趣。” 舒尔茨表示道,“我感兴趣的是,通过连载漫画来表达自我,并对我们生命里重要的事情做出评论。”
查理·布朗:“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出自《马太福音》5:45,1973年10月23日)
角色丰富的自传体漫画
从1950年10月2日开始连载,到2000年2月13日宣布停刊,舒尔茨一共绘制了17897则《花生漫画》圣水守护,一直到晚年病重前他都未曾借助任何助手来完成作画。在50年的时间里,《花生漫画》一共出现过90来个角色,但最核心且被现在人们记住的只有11个,分别是查理·布朗、露茜、史洛德、莱纳斯、莎莉·布朗、薄荷·帕蒂、玛茜、乒乓、富兰克林、史努比和糊涂塌客。这些差异化的角色设计既体现了舒尔茨人格的不同侧面,同时在漫画中他们的矛盾和冲突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斗争及成长,也正因为角色刻画的精准性不动明王传,直到现在我们都会觉得这些角色似乎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或者我们自己。
《花生漫画》主要角色关系图
曾有人问舒尔茨是不是查理·布朗,但舒尔茨说他是《花生漫画》中的所有角色,每一个角色都代表了他灵魂中的不同的层面。舒尔茨的妻子珍妮(Jennie)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她表示舒尔茨的坏脾气像是露茜,也但他和查理·布朗一样不太自信。“他尤其像莱纳斯,每天对生活充满了哲学理论和幻想。” ——从这一点来说,《花生漫画》可能是漫画史上最为丰富的一部自传体漫画,流行文化学者罗伯特·托普森(Robert Thompson)则将《花生漫画》称为 “人类历史上一个作家所创作的最长故事”。
晚年的查尔斯·舒尔茨,受原发性震颤的影响其绘画的线条更加抽象
查理·布朗作为整部漫画真正的主角,却经常被他的狗抢尽风头,在外人看来他似乎就是失败者的代表。实际上在早期的《花生漫画》里,查理·布朗曾是一个油嘴滑舌的角色,不仅好出风头出言不逊,甚至在一段时期里他还喜欢欺负其他小孩子。而随着漫画剧情的推进,查理开始四处碰壁并遭遇他人冷眼相待,起初他尝试向他人不断倾诉自己的不幸,在无果后他不得不适应这种残酷的氛围,并忍受四周围环境对其的压迫。最终他在漫画中的轮廓逐渐清晰,成为我们熟知的心地善良、性格温和的老好人。
查理·布朗:“嘿,娘炮!!你不知道跳绳是娘炮才玩的吗?哈,娘炮?!唉!如果我跳绳可以跳成这样我愿意放弃一切……”(1956年10月30日)
舒尔茨在生前并不同意他人对查理·布朗所作的 “失败者” 评价,因为失败的人是不会去尝试新事物的。在漫画中,查理·布朗从未真正放飞风筝,也没实力赢过一场球赛,甚至在情人节没有收过任何人的贺卡和礼物韩式牛尾汤。他经历了太多的失望,知道没有任何人可以与自己契合,孤独的可怕却又勇气十足,即使是一再失败也依然保持自己的特质与人为善。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没有奇迹,甚至是恶意循环的世界来说,查理·布朗的遭遇看似是孤独悲苦,但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查理·布朗:“我不要只当个‘老好人查理·布朗’……我希望自己对别人来说不只是那样……我希望成为社群的一份子……我希望因为我的贡献而受人尊敬……这样的要求很过分吗?”-露茜:“那些马唐草(crab-grass,“crab”也有“爱发牢骚的人”的意思)到底怎么了?”-查理·布朗:“噢,我的天啊!”(1957年9月13日)
与查理·布朗相比,露茜在漫画中则是另外一种极端的存在。这位以 “大惊小怪(Fussbudget)” 而闻名的腹黑大小姐,在起初登场的时候还是一个酷似洋娃娃的小女孩,甚至经常被年幼的查理·布朗给打压欺负。而随着舒尔茨创作的深入,露茜逐渐成为象征他内心中爱说刻薄及讽刺话的重要部分,也因此她便成为了舒尔茨进行自我发泄的一种渠道。在漫画中,露茜自称是女权主义者,不仅爱说话且喜欢批评别人,不愿意让人呼来唤去的她总是以盛气凌人的坏脾气让周围的人失去平衡。对舒尔茨来说,露茜越是惹人生厌,就越能激发他的创意,而她欺负莱纳斯的桥段也给舒尔茨带来了多年的灵感。
-露茜:“毛毯是弃疗二货的麻醉品!”-莱纳斯:“侮辱!你总是侮辱(别人)!”(1958年2月11日)
露茜在漫画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以强势的态度闯进这个社会。对于这位大惊小怪的姑娘来说,她也需要生活,但露茜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你可认为她爱惜自己,也可认为不爱惜自己,毕竟处于狂放与拘束之间的她所在意的东西跟常人不太相同。她是一个自私的人,看重个人的瑕疵,喜欢独占一切美好事物并凭喜好做事,根本不会在乎他人的感受。她活着的意义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与自己喜爱的一切在一起,甚至在没有被满足的情况下会选择与他人虚与委蛇。或许露茜这个角色就是社会的本身,她永远生存在别人的付出之下,看似骄横却又格外孤立。
-露茜:“贝多芬生日快乐!”-史洛德:“嘛,谢谢你啊……我很高兴来着……”-露茜:“这是不是说你和我以后有结婚的可能?”-史洛德:“可没有这种意思!”-露茜:“我恨贝多芬的生日!!”(1965年12月16日)
然而即便露茜再怎么专横跋扈、脾气暴躁,她也有自己的 “软肋”皿方罍,这个 “软肋” 正是史洛德。作为漫画中首个被赋予特殊才能的人,史洛德能够用玩具钢琴演奏出感人的古典音乐,他对贝多芬的偏好也使得自己对于物质和金钱的追求充满了冷静和沉着,这也是他与露茜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在。在露茜眼里,这位心仪的贝多芬总是专注于自己的键盘,对外部世界不闻不问。纵使她靠坐在钢琴一旁对其秋波送情、畅想未来婚姻生活乃至公然夺走他的钢琴,都无法阻止史洛德对弹琴的执迷,以至于在他面前只能自言自语白日做梦。可以说,史洛德象征着一种避世绝俗主义,通过躲进艺术世界的方式从现实生活中撤退,进而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这一点,自然和露茜式的现世主义是格格不入的。
莱纳斯和莎莉·布朗在漫画当中则是另外一对冲突的存在。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角色,莱纳斯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物,能够引经据典并研讨深奥的学问。然而即便是储备了渊博的学识,这位会动的小图书馆却对内心的不安全感无能为力,必须要仰赖一张外表普通却又神秘莫测的安心毛毯来缓解焦虑。而身为查理·布朗的妹妹,莎莉的性格看似是如向日葵一般阳光,但在实际上却是个城府深沉的实用主义者:她好管闲事,为了小便宜会选择撒谎,批评哥哥的中产道德观且侵犯他的私隐空间天使帝国2,对待自己喜欢的莱纳斯也是同样的粗暴。莎莉·布朗这样的女孩让人想爱不敢爱,想恨又恨不起来。
-莎莉·布朗:“想想看吧……如果我们在一起了,你哪里还需要这条毯子呀。只要是一想到小窝里还有我,你就会感到灰常安全的说……”-莱纳斯:“我受不了了……”(1966年8月21日)
假小子薄荷·帕蒂和眼镜娘玛茜虽然一武一文,一动一静,思维方式亦南辕北辙,却能够相处融洽。在漫画中,薄荷的性格非常直爽,对人极端热忱,可做起事来却不懂变通,因此麻烦不断。在这种情况下,文绉绉的玛茜便出现在了薄荷的身旁,她出于尊敬以及对礼节的误解管叫薄荷·帕蒂为 “先生”,在平日里愿意帮忙薄荷做功课,及时向她告知学校布置的作业,甚至从来不拒绝告诉她考试的答案是什么。但这个个性天真聪慧的玛茜却对体育运动一窍不通,于是运动细胞发达的薄荷·帕蒂自然就成为了她的最佳保护人曾韵蓁。在舒尔茨看来,两人性格虽然毫无共同点,但她们的友谊却因此显得十分真挚。倘若要说她们之间有什么冲突利害的话,多半也跟查理·布朗有脱不了的干系。
-薄荷·帕蒂:“喂,玛茜吗……我也就是问问而已……你跟小查夏令营过得快活吗?”-玛茜:“查尔斯,你老跟我嚼耳朵的话我就听不见她的话了呢!还是逗你玩呢,先生……”(1989年6月15日)
至于乒乓和富兰克林,他们看似是游离于边缘的角色,实则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乒乓是个奇怪的小男孩,只要他一出门就会像磁石一样吸附周围尘土,不仅全身邋里邋遢,在走路的时候总会在身后扬起一片尘烟。正是因为这样街角社会,他的怪癖常会受到人们的攻击,但他从不因为自己的状况而向别人表示抱歉。富兰克林在漫画的地位比较模糊,但他是个健谈且有思想的孩子,和莱纳斯一样也会引用《圣经》的话进行交流。不过和其他角色比起来,富兰克林并没有太多生活上的麻烦和困扰,说起来,算是一个幸运的普通人了。
-乒乓:“猜怎么着?我决定竞选班长!我即将进行竞选之旅!”-露茜:“我看你更像是刚从西部之旅回来!”(1990年9月26日)
富兰克林:“我爷爷说人生好比登山……有时上坡……有时下坡……然后,他又说,生活大都是在山坡上……”(1996年1月19日)
纵观这些在《花生漫画》中登场的角色,我们不难看出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都集中在理想与现实、避世与入世以及理性与实用这三种生活理念的对峙上。而当不同理念的对峙矛盾无法调和时,奇幻便会出现在其中化解里面的冲突,进而使崩坏的力量和建设的力量彼此互补并相互制衡,不至于让花生村这个小小的世界发生坍塌。尽管舒尔茨以中立和客观的态度讲述着人畜无害的日常故事彝族敬酒歌,但在他生活的年代人们做事总要体现所谓 “政治正确” 的立场,也因此像《花生漫画》这种出现孩子们相互指责对方是 “蠢货” 的漫画在那个时代的受待见程度依然还是有限的。
而到了今天,人们在历经金融海啸后反而愿意如实地面对自身的负面情绪,加之《花生漫画》所承载的意义与全球面临的混乱时局紧密结合,年轻人在 “勇于公愤” 的社会氛围下更加追捧漫画角色敢于自由表达的进取心态,这也间接推动了《花生漫画》的热潮回归以及史努比形象的流行。在日本,史努比及《花生漫画》的狂潮在各地的书店早已默默延烧好多年,青年读者尤其是三、四十岁的粉领族乐于用漫画蕴含的哲理去宣泄自身的愤怒、苦恼乃至沮丧 —— 从这一点来说,《花生漫画》承载了太多的价值观,它在人人可以表现自我的时代下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漫画作品,更是一个与现实并行且带着情感指向的缩影剧场。
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幻想
尽管在《花生漫画》中出现不少人物形象,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最为熟悉的,依然还是小猎犬史努比以及它的小鸟朋友糊涂塌客。而在一些铁杆漫画迷的眼里,这两个角色或许是他们爱恨交加的存在:因为在一方面,漫画正因为有这两个可爱动物角色的存在,而得以闻名整个世界;但在另一方面,它们的存在也导致作品的灰暗色彩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削弱,致使漫画在后面沦为了卖萌好玩的轻松作品。对此,舒尔茨曾坦言当他开始让史努比不断幻想自己扮演角色后,它原来作为一只普通小狗的行为就已经不再吸引读者了,因此到后期舒尔茨不得不小心谨慎,以防这无处不在的小狗带着这个系列漫画跑开。
“有时候真希望自己是一匹狼……凡事都要依赖人类真是烦透了!如果我是一匹狼并且自己看见我想要的东西,就可以直接得到它……啊吼!!”(1955年1月26日)
当然,舒尔茨之所以要将史努比刻画成一只爱 Cosplay 的幻想小狗,也并不是没有缘由的。早期,史努比对于自己 “生而为狗” 的身份有着极度的抵触心理,同时它也不甘愿被他人呼来唤去。因此它选择了幻想,通过扮演各种动物乃至是人类身份获得解脱,但却在现实一次次的残酷打击中回到原点并一无所获 —— 这就像是查理·布朗无法放飞风筝、露茜得不到史洛德的爱、莱纳斯无法摆脱对毛毯的依赖那样,舒尔茨通过这种幽默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对自我认同的艰难过程,而这种得不到的苦涩也正是早期《花生漫画》所要表达核心思想之一。
随着舒尔茨的绘画风格走向轻松奔放,史努比能做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而舒尔茨对它的外表与性格的改变也使得史努比在漫画中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形式。在这种设定下,舒尔茨从人们和狗的童稚对话中获得灵感并提炼出来加以创作,同时在史努比身上充分地运用其想象力来梦想它自己是一名英雄人物,这也使得整部漫画开始呈现出了一种崭新风貌。到了这一时期林芮西,史努比的性格要比早期时候更加坚强,不仅可以从容面对胜利和失败,即使遭遇飞来横祸还是赴汤蹈火它都能竭尽全力地去应对。倘若史努比真的遇到了麻烦,它便会选择幻想并与世无争,颇有苦中作乐的味道。
-查理·布朗:“《宾尼兔》系列作者海伦·斯威特多利夫人否认有个人自传的写作,她表示‘这些传记是未经授权的’……呐!这个你怎么看?”-史努比:“一战王牌飞行员正驾驭着索普维斯骆驼战斗机在空中翱翔清朝求生记!”(1972年3月3日)
史努比是只性格饱满且完全拟人化的小猎犬,它虽然无法说话也不具备特异能力,却能够对周遭的事物评头论足,并喜欢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然而史努比的张扬个性不是单纯的自私自利或愤世嫉俗,它有它自己的生活目标,独立规划自己的行动,在自家狗屋顶思考 “狗” 生的同时也不断地在打字机前构思创作,即使收到编辑寄来的大量退稿信也依然折服于自己设想的点子。它的价值观洋溢着一种反英雄主义,它缺乏支持仍能乐观自信并接受现实,拒绝传统又散发着人文主义的气息,它不是英雄却又近乎于英雄的存在。这正如同当下的年轻人,即使面对重重压力和挫折,仍然能够自嘲着把自己的处境化为一个轻松的玩笑,自认为 “加班狗”、“单身狗” 以后,继续充满热情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真的?你真是贴心呢……糊涂塌客把我的退稿信都做成了条被子哦!”(1974年6月18日)
小鸟糊涂塌客在漫画当中是一个非常渺小的角色,平日它使用特有的鸟语与史努比交流,并和其它小鸟朋友一起与史努比闯荡冒险。一些人看来糊涂塌客似乎就是小号的史努比,除了卖萌外什么事情都不做,实际上舒尔茨曾表示糊涂塌客的无足轻重,正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一个问题。毕竟世界太过庞大,所有人在它面前都显得非常的渺小,这也容易让我们产生恐惧感。在舒尔茨看来,只有成熟的心态才能正确面对这一问题:“一旦放弃了过于自尊的心态,我们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悲剧。”
“你买下了一个农四月的某时场?不错嘛!我真为你骄傲。那你还买了一台拖拉机,一架手推车,以及一根大棒子?那这根大棒子是干啥用的呢?对付偷牛的啊。”(1979年6月2日)
在今天,我们重读《花生漫画》不仅是因为可爱的人设萌化人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群人文气质丰富的角色来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生活从来就是不易的,看似平静的日子之下实则暗涛汹涌。纵使物质的世界不断丰富,感官娱乐钻心刺骨,也无法掩盖水泥森林里人们内心的迷茫与失落骆炳峰。然而人始终都不能一直在悲戚中生活,因此需要艺术去化解悲的存在。更何况,人类本身就有在悲戚当中发现并创造艺术的能力,不论是自信坚定、自嘲自乐还是天马行空,这都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处在看似陷入混乱的今日世界之下依然宝贵的品质。
永远的《花生漫画》
“我的漫画里全是生活,生活里很多忧伤的故事,失败比成功有趣得多。成千上万人羡慕那个手捧奖杯的胜利者那样当然很好,但我们忘了总有人要当输的一方,对失败者我们更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失败过马伊琾前夫。” 正如舒尔茨在漫画当中表达的那样,世界也许并不会变得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无法因为科技的发达摆脱疏离,但我们可以选择直面应对、学会乐观思考,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和磨难也都能够豁然开朗。就像是那只在狗屋顶上不断假想与红色男爵厮杀的史努比,虽然活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也依然能通过幻想找到一片个人的天地,并在那里触碰到自己真实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