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子【视频】购买一个更酷的自己-iloveCHAO
马秋子【视频】购买一个更酷的自己-iloveCHAO
马秋子
这个时代的“酷”是如此简单,
只要靠购买同款商品就可以实现
当下,标签化和消费化的“酷”已然成为一种常态。《每一个哥特族都用这只口红伪装吸血鬼》《花臂辣妞最爱喝的烈酒是什么?》《音乐节打扮装逼指南》《你想知道午夜巴黎妓女的味道吗?》《穿上这件外套才能走入纽约地下派对》……这些刺激眼球、耸人听闻的标题出现在各个鼓吹青年潮流的亚文化公众号和附属的淘宝店或微店上。随着嘻哈热潮逐渐退去,这些店铺纷纷下架标有“嘻哈必备”的美元logo钱包和大了8个size的T恤,做好准备迎接下一波“看上去很酷”的潮流,把“酷”变成大把钞票。
●标榜亚文化的时装经明星“带货”,顷刻间成为爆款
近几年,“亚文化”一词突然流行开来,对那些妄图从平庸生活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来说,它无疑是一种捷径。而作为其宣传阵地,各路媒体尽管号称关注小众群体和地下文化,也多半只是追逐猎奇的标题,内容则多选取极端和罕见的事例,并以私人感受代表整个群体,空洞的吹嘘中充斥着扭曲与异化。通过这些报道,不明真相的看客也许真的会以为嘻哈青年永远在嚼泡泡糖,摇滚青年多少得舔过毒树蛙,不来一点苦艾酒醉生梦死就不配做地下诗人。
●等你被它足够吸引,没准你就会想买点什么
然而讽刺的是,真正身处地下的边缘文化群体并不需要通过这些矫揉造作的浮夸指南学习如何变酷。那些亚文化媒体的受众往往是些精神生活匮乏又急于追求个性的青年,厌倦了行走在城市面目模糊的人群中,渴望窥探“异世界”的可能,于是通过观看离经叛道又鲜为人知的“亚文化”群体,他们得以短暂逃离庸俗的日常生活,依靠了解“酷”和“扮酷”来使自己看起来高于常人。
●美国著名主持人Jimmy Kimmel来到Coachella音乐节采访,他随便编造了一些乐队的名字请受访者评价,结果音乐节的观众们为了装酷统统瞎扯一通
作为一种与正统相对的文化形式,亚文化的本质与酷无关,它歌颂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底层反抗,它叙述的是某种被主流社会排斥在外的经验,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时装,它都热衷于表现威胁和危险,突出叛逆与愤怒。在美国,亚文化迅速发展于社会状况复杂多样的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战后50年代的经济繁荣后,潜在的不安因素在彼时积攒爆发——黑人民权斗争进入高潮、左翼青年积极游行、女权运动如火如荼……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亚文化蓬勃发展,连同波普艺术、后现代诗歌小说和摇滚乐一起汹涌来袭,完成对主流文化的“逆袭”。
●1969年“爱之夏”,Woodstock是60年代反传统的自由巅峰
●Andy Warhol的丝网印刷作品《Marilyn Monroe》,波普艺术的代表作,艺术随之走下神坛
通过定义新的文化形式,朋克、民谣音乐人、rapper、先锋艺术家跨越了阶级定义并实现反抗。亚文化的潜在功能是表达和解决,父辈文化中隐藏的悬而未决的矛盾冲突均可从中得到纾解,它既倡导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也拒斥传统规训——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应该只是爬上金字塔顶尖,重要的是实现自我认同,并最终创造出一个提倡多样价值的新社会。
●摇滚客、朋克、西海岸滑板青年、rapper,他们都曾将亚文化作为表达自我的途径
如今尽管“摇滚已死”“嘻哈不real”这样的口号总会让人觉得矫情,但不可否认的是,亚文化的精神已经逐渐烟消云散。娱乐产业注重感官体验的特质削减了其原本的思想深度和反叛色彩,而在生产线上,批量复制的商业化生产又抑制了它的个性特征,结果就是,亚文化从精神领域层面慢慢向商品的平面空间性跨越,变成了可以被随意消费的玩意儿。
●《中国有嘻哈》所参照的韩国嘻哈节目为《Show Me the Money》,从名字就能看出它最看重的是什么
消费让一切都变得简单便捷,想要变得像这些人一样酷?没问题,你只需要点击下单同款商品。于是,在嘻哈流行的年头大金链总是畅销,意淫自己是朋克的青年会在皮衣上别满别针,想要装成文艺咖的男男女女怎么也要买几本豆瓣高分冷门小说,面目忧愁地坐在咖啡店里拍照,其实根本没有读过一页。这便是这个匆忙时代的最佳写照,文化的思想根基与革命意义被哗啦作响的金钱迅速消弭,剩下来的只有几个酷炫的口头禅,几分虚与委蛇的热爱,几个价签,几句故作姿态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