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3-23 00:51:50   全部文章   0/334

马秋子【视频】这个关于“家”的视频引爆苏州人泪点!今年过年,你回家吗?-深度苏州

马秋子【视频】这个关于“家”的视频引爆苏州人泪点!今年过年,你回家吗?-深度苏州

马秋子


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到春节了
今年要回家吗?
或者在等着谁回家呢?
这些问题被反复絮叨只因为过年了,该回家了

最近,有这么一段关于“家”的视频,刷爆了苏州人的朋友圈。

五个人,一个“家”
视频里,五个在苏州生活的人,对着镜头说出了他们关于“家”的想法,如果是你,又将如何作答这些永恒的话题,欢迎大家在留言说出你的故事。

01 我决定还是要回去
陈同学 19岁 学生 杭州人
像很多人年轻时候那样,陈同学并不觉得过年非得回家过,早早就和同学约好了去泰国玩,酒店订好了,路线也规划好了。
有心事,更多的是和朋友、同学诉说,可能是所谓的代沟,总觉得无法互相理解,恨不得把每一次争吵当作决裂。

对着镜头,陈同学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什么,只简单地祝福“新年快乐”,看着这样一幕,会不会觉得有点看不过去。是,小编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

我们年轻气盛,期待远方,只把对家的期待藏在心里,不知道如何表达。陈同学后来私下里和编导说起,她一结束就知道自己错了,决定过年还是要回去,可能是旅行回来后。
02 今年我再努力奋斗一下
王先生 26岁 创业者 安徽人
创业的王先生本打算回家,只是正逢春节赶上好几个项目,便没法回了。有的时候,工作真有那么重要?

正值奋斗的年纪,王先生觉得,家是工作奋斗的一种动力,只希望父母身体健康。他今年再努力奋斗一下,争取明年好好回家过个年。
自己大了,身上的担子重了,父母老了,不愿让他们再操心,在外打拼的人,大多想着,报喜不报忧,才是最好的答复。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对于以后的家,王先生是有很多畅想的,把家里的房子重新翻修一下,大小家电全部都换成新的,妈妈做起家务来不会太辛苦。
在外拼搏的日子里,家是惦念,是动力,更是回归的目标。
03家是完全做自己的地方
李先生 36岁 企业经理 台北人
李先生,已经事业小成,远离家乡,来苏州工作。对于他来说,每一年都必须让自己回家,回家是一件令人很喜悦的事情。

一个人在外面辛苦久了,回到家才知道多么安心,因为家是一个可以放松自己、做自己的地方。
现在会希望多听听他们过的生活,比如今天吃了什么,今天去了哪里,这些日常的生活小事。这些细细碎碎的分享,让他触摸到了真正的安心和踏实,三餐四季,细水长流,回归最初,日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真实。

李先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时候待在家里,陪伴家人。现在的他,也更多地选择报喜不报忧,我在这边过得很好,不用担心,也是在外工作的人的代言词。
对于工作多年的他们来说,享受内心的安心变得尤为重要,因为越来越懂得父母的不易,也越来越明白陪伴的重要。如果有时间,常联系常陪伴。
04 家意味着一种责任
赵女士 31岁 全职妈妈 新苏州人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赵女士留在苏州照顾一家老小,她的老公常年在外工作,去年年初二才赶回来。今年,赵女士一如既往盼着老公可以早点回来。
现代社会可能对全职妈妈存在着比较多的误解,但是谁有试着去真正走近他们,倾听他们 ?常人只说在外拼搏不易,但在家照顾一家子又如何轻松。

对于赵女士而言,家是一种责任,她尽心尽责,也是希望老公在外可以安心打拼。而想说的话太多,千言万语,不如一句“早点回来”来得实在。

小编觉得,赵女士的内心应是简单而又富足,家里一切都好,打扫得干干净净,等你回来,该是最动人的情话。
05孩子回来,这个家就团圆了,完整了
张先生 62岁 退休 苏州人
在老一辈眼里,过年就应该回家,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凑上一桌,吃吃饭,说说话,看看春晚。但小一辈总有各种各样的事,出门旅游,忙工作,回配偶家过年,诸如此类,误了回家。
张先生想着,孩子回来,这个家才是团圆了,完整了。平时只有老夫妻俩在家,说不冷清是假的,好像孩子回来了,这便就有了人气,有了年味。

女儿过年回来,张先生夫妻俩很开心,在对女儿的叮嘱里,没有别的,只来回提到了“希望你能多多保重身体”、“一路顺风,平安到达家里”。

对于父母来说,你永远是那个孩子,放学了、下班了、天黑了、下雨了要回家的孩子,所以每一年固执地等着这么一句话,“爸,我们回家了”。
同样的问题,每年被反复提及,随着年岁变化,从任性年纪的“不情愿”到后来的“想回家”、“盼回家”,年年岁岁感受已经大不相同,但一个“家”字,都是一样的简单而又安心。
有一种爱,世上最柔软,叫作“回家”。
春运40年,回家的路一往无前
关于“家”,我们有太多爱与牵挂,关于“回家”,又绕不开“春运”这个话题。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人民日报》,将近40年来,春运回家的路依然道阻且长,既苦又累,但因为“家”这一个字,支撑着我们一次又一次,奋不顾身地投身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迁徙。

01春运40年,悲喜百态
1995年春运: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旅客在广州火车站站前广场排起长龙。

2000年春运:一双奋力从车窗挤进车厢的腿,昭示着回家的艰辛和决心。

2011年春运:在宁波工作的白先生送别回甘肃老家过年的父母,父母在车窗上写下了“保重”两个字。

2017年春运:广州火车站,一位儿子背起腿脚不便的年迈的妈妈,踏上归乡的行程。

春运已成一场举国瞩目的迁徙,而参与者们用千姿百态,来诉说回家的奋不顾身。
02 苏州人的春运故事
上周,精彩苏州×顺电味发起了春运回家的留言征集,一些新老苏州人留下了关于他们自己的回家故事。
12年春运,回家的代价是连续站了24小时,下车需要搀扶,但也支撑了下来。

抢不到火车票,那就先上车后补票、买换乘票,或者买大巴票,无论如何,都要回家。

“记得去年最难过的事情就是儿子说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来?人家的妈妈都回来了!”,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牵挂太多。祝愿早日买到票。

已经买上票的,那一天终于快到了,终于可以见到想念的家乡和父母。同时 ,也明白到,新的一年,身上的担子又沉了一些,因为家是责任,也是动力。


看到父母的白头发想哭,但又忍不住耍小性子,事后又后悔,这些点滴就像所有人在任性的年纪会做的蠢事。但如果想回家了,包容前嫌的是父母,马上打钱买票的也是父母。

这大概不算回家,也许是离别,我们只说回家不容易,但离家又谈何容易。

如上种种,是他们的故事,更是我们很多人的故事。无论如何艰难,家都是要回的。

家的期待,顺电味知道
这次的留言征集以及采访视频是由深度苏州和顺电味联合发起的一次关于“家”的探索。
关于“家”,关于“回家”,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是可以堪作一种信仰的。
家,象征团圆和完整,放松与安心,责任与担当。从小到大,对于家的期待,你知道或是未曾发觉,它一直在那里,从来就不会少。
作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家电、家居新概念体验零售企业,顺电味追求的是生活中的点滴体验,因为他们懂得,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慢下来相处的时光,有多么珍贵。所以家的期待,顺电味知道。

顺电味希望通过这次探索,帮助奔波在外的人停下脚步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回味家的温度。
顺电味知道,家的期待
是年轻时候任性的后悔
是奋斗时候心头的担当
是成功时候日常的安心
是守护时候责任的寄托
是年迈时候翘首的期盼
……
也是无论何时何处
顺享安心、慢品生活的祈愿
过年了,是该回家了
视频里五个问题,你现在有答案了吗,欢迎大家在留言说出你的故事。

顺电味(时代广场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