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3-18 00:48:42   全部文章   0/330

马秋子【视频】谁捧杀了莱阳14岁“神童”?-另一说

马秋子【视频】谁捧杀了莱阳14岁“神童”?-另一说

马秋子提示:点击上方"另一说"↑免费订阅

资料图
据《新京报》最新报道: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14岁被麻省理工(MIT)录取成为“预科生”……连日来,来自山东莱阳市的14岁“神童”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不过,短短几天,这个新闻却经历了多次反转。
先是12月4日,莱阳市教育体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莱阳一14岁少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的文章,称李某被麻省理工录取成为“预科生”。
正当家长们在羡慕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厉害时,却有网友提出质疑,指出其中诸多疑点。紧着着,莱阳市教体局坚称,被麻省理工录取是事实,“我们看到了(签约的)照片,不会有差错”。

李自称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的通知书被指疑点重重
正当人们以为此事要一锤定音之时,麻省理工学院又出面说话了。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录取办公室对记者称:麻省理工学院不存在主动去签下一个学生,或是与学生签合同的情况。所有的学生都是通过一样的程序被录取的,即在高中最后一年开始申请。
至此,真相或已大白。且种种证据表明,这个14岁的孩子的很多光环背后充满着疑问。
很显然,他已经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视频来自新京报“动新闻”
但子甫不想过多批评孩子。因为,如果北京时间12月15日“麻省理工学院”放榜时,李某榜上无名,将承受人生最大的打击。这种打击,或是毁灭性的,会伴随他的一生。但这又是一个深刻教训,对他日后的成长必将有利。
其实,在这件事中,受伤害最深的不是你我他这些围观者,而是这个还在读初中并初显才华的14岁孩子,以及那些以他为榜样的孩子们。
不论你承不承认,无论李某是不是神童,舆论已经将他“捧杀”。
身边常发生一些类似的情况。子甫是一名媒体从业人员,常有家长或者民办培训机构找到,“俺孩子获得全国xxx比赛大奖”“我们培训的孩子在本次全国xxx比赛中获得了xx个一等奖、xx个二等奖、xx三等奖”……我说:“不错啊,把获奖证书拿给我看看吧。”一看证书,很多都是没听说过的“国字号”组委会,当然,在诸多的印章的里面,总能看到一些公司的身影。于是,子甫毫不客气地将这些人拒之门外。
这些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类软件的兴盛,类似情况尤甚。甚至明眼一看是商业活动,还积极参加。这可以理解。毕竟,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都希望儿成龙女成凤。于是,给很多山寨、野鸡组织以机会,很多时候家长也抱以怀疑的心态,但看到人家的孩子也在上、也在学,就不甘落后,争先恐后。
想起一件事情:某年,公安部在其主办的“食品药品安全刑事保护论坛”上,通报全国公安机关侦破食药案件情况,提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负责人董某某涉及敲诈勒索案”。其中的“董某某”指的正是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经查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上未找到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注册信息,在民政部网站上也未看到该协会登记信息。董金狮依托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这个“野鸡协会”牟利,每月收取会员一千至三千不等的咨询费。

说起协会,有心人粗略统计下,单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字号”行业协会(组织)就有几百家,如果再加上“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这样的“野鸡协会”,数量不可想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协会,非法敛财不外乎强制入会、摊派会费、变相卖“官”、评“先”树“优”等手段。虽常有媒体曝光一些协会的敛财行径,为什么它们还能大行其道,而且越来越多呢?说到底,因为一些地方、企业和一些协会的会员单位——权力情结根深蒂固,不少地方、企业明知有些协会是假,但在虚名下能赚名利,也主动贴上去。
好了,话题扯得有点远了。但是,形散而神不散。
这位14岁的神童,展示的已经获得很多荣誉,比如“世界经合组织举办的ACPC国际大赛”二等奖,证书上的颁发机构却是WTO(世界贸易组织);再比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邀请函的落款竟然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全名;再比如香港《IDC商业高峰论坛》,主办方是谁?……不知道这些是不是那些山寨组织、野鸡协会、野鸡大学整的,但的确经不起推敲,落人笑柄。

其实还有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比如麻省理工学院,不叫麻省理工大学,美国倒是还有个麻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同处在马萨堵塞州,只不过麻省理工学院是私立,麻省大学是公办。再比如获得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个是可以公开查到的……
之所以绕这么大圈,子甫想说的是,“神童”事件自始至终充满疑问,为什么成了媒体上的大新闻、政府口中的“宣传需要”?
查阅新闻发现,比12月4日莱阳市教育体育局官方微信发布“莱阳一14岁少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的文章更早的报道,是12月1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一篇文章——《厉害了!莱阳一14岁少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

比起公众号的报道,这篇文章的影响力更为广泛。齐鲁壹点刊发该文后,凤凰网、网易网、东方网等主流网站纷纷转发。

只不过,现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原始报道(已经变成了“404”,但从其他媒体上还可以找到。

疑问重重,为何这则“新闻”还能采写出来,并获得签发、刊登?
新闻以事实为准绳。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人,估计都知道。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乌龙,说到底是新闻浮躁造成的。造成新闻浮躁,无非两点:其一,为了新闻的时新性,刻意抢占新闻制高点,走在别的媒体之前。其二,记者、编辑等新闻从业者不够专业,对新闻事件中涉及的要件没有做充分的了解。但很明显,常识错误不该犯。如果犯了常识性错误,包括媒体自己都不能容忍。
诚然,当前媒体竞争日益白热化,谁掌握了新闻主动权,谁的新闻更能抓人眼球,谁就能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于是,当今的新闻成了“新闻快餐”,不乏一些新闻哗众取宠,骗阅读率、点击率;还有一些新闻缺乏理性探讨和深度思考,动辄制造轰动,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将问题放大;更有一些新闻经常犯低级错误,不求甚解、不接地气。这是新闻浮躁,非常值得警惕。
14岁“神童”事件给新闻浮躁敲响警钟。它一方面告诉新闻从业者要“精于此道、以此为生”,做踏踏实实的媒体人;另一方面提醒新闻单位,媒体的核心是“内容为王”,不是“时间为王”,别为了轰动效果、独家新闻而牺牲内容的字斟句酌。作为媒体、作为记者,都要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底线。媒体在为社会“鼓与呼”的同时,不能忘了规范自己,要正确、广泛地引导读者。

当然,除了媒体的造势,就是莱阳教体局和李某所在学校莱阳实验二中。齐鲁壹点记者采访的稿子里提到了消息是从“莱阳市教体局获悉”,且“10月23日,因李向楠外出参加比赛,莱阳市教体局局长孙茂恒会见了李向楠家长……”可能因为有政府部门和领导背书,记者深信不疑。
但问题是,尚未见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就说被录取是不是太轻率了?而且,这一大堆证书,有亲自见过吗?证书的落款有认真核实吗?以“世界经合组织举办的亚太地区互联网大赛”为例,这样一个国际组织举办的大赛,要么官网有关注,要么有报道。请问,媒体和教体局,有人认真落实过吗?
消息在互联网上发布后,全国各地的媒体包括自媒体,不问青红皂白,蜂拥报道该事件,让“神童”真正成了虚无缥缈的神。
14岁的莱阳实验二中初中生李某是谁给推向“神位”的?我想,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因为,即便李某是神童,没有人帮着吹大喇叭到处广播,也不会有人知道。
但,“神话”的始作俑者是谁?是学校,还是教育部门,抑或是李某自己和他的家人?还是另有他人?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忽然想起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写的《伤仲永》。真不希望,14岁的李某成为21世纪的“仲永”。
更多文章,猜你喜欢↓↓
看脸时代,谁还在意灵魂?/简单生活、做回自己看看,苍蝇们干的“好事”/因为仅有,所以死守猎场丨能力重要人品更重要/既然活着,不妨如是尿不到一壶里,就算了/茫茫人海,感恩你我遇见江歌案:除了法治还有良心/只有阴暗面是假新闻
好男儿胸怀像大海/恋人的城市
越长大,越简单/世界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
就喜欢你什么都不是还一本正经/十一月的黄昏
堂堂正正担当,莫怨岁月深沉/相鼠有皮人何以堪
明星八卦,谁渣谁婊/浅淡转身是旁人不懂的情深
“闲暇之余挣180万”该辞职/总要有人默默坚守
好逸恶劳才痴迷一夜暴富/故事,不说未必不痛
我的前半生丨无超能贺涵/存在感非别人给的
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点标题下方《另一说》一个值得关注的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