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3-15 00:49:53   全部文章   0/332

马秋子【视频】走进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徽县生活网

马秋子【视频】走进徽县青泥岭,探寻蜀道难中难-徽县生活网

马秋子
噫嘘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唐朝伟大诗人李白《蜀道难》里响亮了千年的诗句。诗句响亮了千年,这蜀道也一难难了千年。那么,它究竟在哪呢?学界早有定论,历史上把从古都长安入蜀——陕西宝鸡至四川剑门关以北的路段统称为蜀道,人们常说的蜀道,一般指秦蜀道,指的正是这一条道路。蜀道又为何如此之难呢?就因为其绵延千里的道路中,有秦岭、青泥岭、剑门关三大险关,途中处处绝壁、枯松倒挂、石栈相通、天梯钩连,“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历代文人笔下都有描述,其险也可见一斑。据《史记》记载,这条道路殷商时即通蜀,因其是唯一的入蜀便捷通道,唐以后更加盛行,成了集官道、民道、商道、兵道为一体的秦陇入蜀的国之大道。

青泥岭第1集——古道沧桑△
这千里蜀道,陇南境内虽只有90多公里,但因为有青泥岭,影响就十分深远,更值得一提了。“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诗人李白对青泥岭的描述,青泥岭也因为这绝世传唱而响亮史册。

青泥岭位于陇南徽县,在嘉陵镇,大河乡、虞关乡、水阳乡之间,主峰铁山绵延20多公里,海拔1746米。徽县,古称河池,青泥岭位于县城东南秦陇蜀三省交界之地,有鸡鸣三省之说,宋人杨粹中诗云:“山犹连蜀道,人却作秦音”,陆游也有诗云:“城郭秦风近,村墟蜀语参”。从这蜀道秦音、秦风蜀语中我们听得到徽县自古以来与川蜀、秦巴的渊源。从地理的角度看,青泥岭北锁秦陇,南控巴蜀,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但青泥岭却以他横亘巴蜀秦陇之间的巍峨之势以及留存于书简石崖当中的文字屹立在秦岭西陲嘉陵江畔。虽然,古道早已废弃,但青泥岭的险峻却依旧在现实和历史的空间留存。

蜀道从两当杨店乡进入陇南,在两当和徽县东部的丘陵、山地中蜿蜒盘旋,进入徽县县城就到了翻越青泥岭的最后一个最大的驿站,经过长途跋涉的文人骚客、商旅政要,要翻越青泥岭都要在这里加以整修,做足了准备。据考证,六十年代这徽县县城南门外还竖立着一块明代雕刻的书有“通蜀门”三个大字的石碑,从这三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出了县城南门就踏上了入蜀的古道。今天,南门城墙早已不在,在这里,能看到的只有“李白醉卧青泥岭”的大理石雕像,诗人醉意朦胧、仰天长啸,在这现代文明笼罩着的小城外,我们似乎只能感受到他的孤独与寂寞。然而,试想当年的他,是何等的潇洒?志得意满之时,行走于天子庭前,不为权贵折腰;情非得已之际,高歌于名山大川之间,抒尽天下文人意气。他在青泥岭的出现,是历史给了青泥岭一张名片,让青泥岭拥有了永不褪色的历史文化标签。

青泥岭第2集——山佑文脉△

出了徽县县城南门,沿山坡而上,就踏入了翻越青泥岭的行程,山道崎岖,小路弯弯,在草丛田坎之间,我们依稀能看得到当年行人马帮走过的痕迹。在这里远望,苍山渺渺,云海起伏,难怪古代落魄文人会产生“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现实感慨。

泰山庙是青泥古道上保存最完整也最具规模的庙宇,据可考的遗迹证明,始建于唐朝,宋元时期毁于年荒和战火,现存的殿堂楼阁多属明清及现代建筑。这里古柏森森,香烟缭绕,是青泥古道上串起历史和现实的比较醒目的一道风景。

过了泰山庙,翻过几道小山梁,就到了著名的青泥驿,这里是翻越青泥岭主峰铁山的最后一个驿站。
古道新开栀子花,
青泥村口灿若霞。
当年李白醉眼望,
仍在驿路邻居家。
今天,在这个依旧叫青泥村的古老村寨,通过众多的文化遗迹我们仿佛能感受得到青泥驿当年店铺林立,酒旗招展,商贾云集,人欢马杂的繁荣景象。

据“新修白水路碑记”记载,宋嘉佑二年,为避开青泥岭之险,起于徽县栗川乡,经徽县大河店乡通往陕西略阳白水江的白水路修成,青泥岭驿站被废弃,当时,仅裁撤的邮兵有一百五十六人,驿马一百五十六匹,该驿站和递铺每年为朝廷节省的粮食达五千石,喂马的饲料堆成堆要一万人伸直胳膊才能抱拢,解除契约的执事役夫达三十余人。而新修的白水路上却增加阁楼栈道二千三百零九间,供传递文书的人沿途休息的邮亭、驿兵驻扎的营房、转运大批货物计数编号的纲院三百八十三间。通过这一新一旧的对比,试想,这青泥驿客栈、官邸、酒楼、烧锅以及久居于此的地方豪绅和往来于此的军民、客商究竟有多少呢?散落在村里村外、草丛树林间的碾盘、枯井、对窝、马槽,仿佛能告诉我们一切。这里曾经的繁华是有道理的,南面是偌大一个天府之国,北边是广袤的关中大地和河西走廊,青泥岭驿站就像是一道宽广的门户,把青泥岭上下来的和准备着要翻越青泥岭入蜀的人都聚集到了这里,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也不管是文人骚客,还是商贾豪绅,这里都有他们饮酒作乐的楼台馆所,暂住一宿的秀床土炕。 在这里养足了精神,便可以起程,踏上翻越蜀道上最艰险的险关青泥岭的又一站里程。

万壑急湍下西南,群峰骤奔捧铁山。青泥岭西连木皮岭,东接嘉陵江,左翼是咆哮急湍的江水,右翼是纵横密布的群山与沟壑,由此,青泥岭虽高而险,却成了这里唯一的南北通道。

青泥岭第3集——青泥流韵△
小雨淅淅,雨雾蒙蒙,远望云雾紧锁的铁山,不难想象古人翻越时的艰险。唐朝伟大诗人杜甫从成县飞龙峡草堂借道木皮岭,翻越青泥岭时留下了“始知五岳外、别有它山尊”、“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的诗句,与杜甫同时代的元稹也在《青云驿》一诗中写到:“苕绕青云岭,下有千仞溪。徘徊不可上,人倦马亦嘶……闻名意惨怆,苦坠牢与狴”。

然而,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路还是要走。出了青泥驿向南,沿山间小道、土路石阶向上,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峰就是青泥岭的主峰铁山。今天,这里一切都归于平静,但这山道旁静静矗立的清代遗留下来的《远通吴楚碑》,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悲欢离合。碑文上有“自石家峡至杏树崖二十余里,路皆崔嵬,险阻可畏。自明以来,虽屡经修凿,崎岖如故,往来负载莫不寒心。”的字样。 记载了青泥古道自明代以来的通行路线、险易程度及当地百姓自发维修青泥古道的情况。是青泥古道上一处有力的历史见证。远通吴楚,这不仅证明了这条古道一直通向吴楚大地,更展示了当时的山民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无独有偶,距离《远通吴楚碑》不远的大河店乡青泥村辛家吊沟村北面的石崖上,还保存着一处明代留下的摩崖石刻,因其横额上刻有“玄天神路”四字,当地人一般叫它“玄天神路”碑,又名“新刊修路碑记”。碑文说:“上自青泥岭,下至青泥河,土路坍塌,顽石阻隔,往来奔走不便,人人所忧虑者。今众等集乡约会,各施资财粮石(dan),发心修理道路。”这是青泥古道上关于路的又一处历史见证。

长路漫漫,在历史的长河中,青泥古道承载了难以估量的沧桑变幻,同时,也留下了永远也抹不去的文化印痕。

走在这条千年古道上,我们仿佛是在穿越时空的遂道,翻阅着历史的长卷。据可靠史料记载,唐朝后期,以诗人李白为代表的文人墨客从长安向蜀地的锦官城云集,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韦应物、元稹、李商隐、柳宗元、薛涛等十多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都曾经过青泥岭,他们或惊乎青泥岭道路的艰险、高峻;或赞叹青泥岭山势的雄奇、壮观,或吐露真情、或抒发感慨,均留下了壮丽的篇章,其中不乏像《蜀道难》这样的千古绝唱。唐以后,宋、元、明、清、民国历代文人学士写青泥岭的诗词歌赋亦有约200余篇,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上占居着重要的一页,也奠定了青泥岭作为文化名岭的重要地位。由此,我们说,青泥岭是屹立在陇南大地上的文化坐标,是造物主赐给陇南人民的文化长卷。一路走来,随处都有让人着迷的故事,越向山巅,我们仿佛离历史的烽火越近,依稀还能听得到这青泥岭上当年马蹄得得亦或是阵阵厮杀的声音。

公元前206年,刘邦采纳韩信的计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派大将韩信率大军经此道兵定三秦,打开了奠定大汉王朝基业的大门。建安20年,曹操率兵经此道取汉中,破汉中王张鲁。蜀汉相争数十年,无论是诸葛亮六出祁山,还是曹魏兵伐蜀中,在一次次的拉锯战中,作为嘉陵道上的咽喉,青泥岭都成了必须逾越的屏障,甚至于兵家必争的战场。公元617年,西秦霸王薛举反隋,占据秦陇,派儿子仁越率兵进犯蜀地,遭遇河池郡太守萧瑀的防御,于天险青泥岭展开激战,萧瑀下令烧毁青泥岭栈道以绝士兵退路,将士们背水一战勇猛杀敌,击退了反兵,保住了河池郡及蜀地咽喉青泥岭。

公元1132年-1156年,南宋王朝以青泥岭为抗金前线,驻守大将吴玠、吴璘、吴挺父子及将士八万余人在此抵抗金兵,战火烧在嘉陵江两岸30公里的战线上,展开大小战役数十次,凭藉险峻山峰,急湍河流创下了仙人关以少胜多的战例。仙人关大捷被中国军事博物馆作为以少胜多的战例永录名册。

在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中,青泥岭见证了多少金戈铁马、英雄壮举,又承载了多少凄楚美谈、悲欢离合?据《唐史》记载,天宝8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让他的爱妃杨玉环吃到四川涪陵的新鲜荔枝,下令开辟入蜀官道。自京都长安出发,穿宝鸡、越秦岭到凤州,过两当、河池(今徽县)上青泥岭,到长举沔水,过广元入剑门到成都,沿路设108个驿站,青泥驿就是其中的一个。历史是那样的让人尴尬,天宝14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唐玄宗李隆基为避乱入蜀,在马嵬坡赐死杨贵妃,途经青泥岭,曾在太和庵小驻,当时有大诗人高适追随急见。一面是快马送荔枝的千古奇情,一面是仓皇逃窜的狼狈景象,专为杨贵妃开辟的荔枝道,此时,竟成了唐明皇逃难的皇道。

这就是青泥岭,山山相随,层层拔高,群峰把它托举在层云蓝天当中。据当地人介绍,它终年笼罩在茫茫的云雾中,崎岖的山道,迂回曲折,盘来盘去,行人整日在泥泞中跋涉,异常艰难。当我们站在峰顶的时候,除了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之外,不禁也想,方园百里唯此山最尊,其高其险都超过了周围众多的山,为什么偏偏这里却成了蜀道的必经之地呢?由此可知,西秦岭崇山峻岭中,找寻一条路是何等之难?千百年来,人们把目光锁定在了这高高的青泥岭上,这就注定了青泥岭在历史中的辉煌。不是吗?散落在四周的道观寺院、石刻造像哪一处不是对它耀眼的记录呢?

在青泥岭23.5公里的区域范围内,分布着历代摩崖石刻及碑刻71方;隋唐以来的寺庙建筑共8座,如:隋朝的太和庵、唐代的万安院、长丰寺、南禅寺、泰山庙、罗汉洞、三眼涧、明代的真空寺;还有北周的石窟石造像1处。这些饱含情感但默默无语的图像和文字以及饱经沧桑的历代建筑,正是一部部载满青泥岭风云变幻的历史,一道道通往青泥岭昨天的大门,一颗颗闪烁在我们心里的文化明珠。

劲草知风荣枯事,驿马有痕兴衰依。青泥岭的历史,是一部关于路的历史,青泥古道的文化,是离不开路的文化。宋嘉佑二年,白水路建成以后,青泥岭上的马帮驼队、邮差商旅虽然得到了分流,但古道峻岭上行色匆匆的脚步依旧没有停止,随着1933年316国道和1957年宝成铁路的建成,青泥古道终于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走进了历史的博物馆。
当我们走出青泥岭的昨天之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今天的辉煌,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天水至十堰高速公路正在沿着当年白水路的路线向两边延伸。青泥岭这个响亮的名字,青泥古道这条难了千年的古道,将成为西北一隅、秦岭西陲历史文化闪光的坐标,与在它的躯体上涌动的新鲜的血脉一同,永远诉说它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永远昭示它曾经的伟大与辉煌。

来源:畅游甘肃
监制:姚永亮 责任编辑:李林萍
编辑:杨 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平台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私自转载或篡改者造成的一切法律后果与本平台无关,特此声明!

商务合作: 13099322796
小编微信: w910411l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