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03-31 00:05:23   全部文章   0/625

dnf金钱哥布林【视频】萨拉热窝:请把我埋葬在亚霍里纳山 滑雪学历史--滑雪族

【视频】萨拉热窝:请把我埋葬在亚霍里纳山 滑雪学历史|-滑雪族


滑雪学历史带你来到世界各地意想不到的滑雪目的地,从最特别的角度了解你不知道的历史

波黑年轻人在草坪上踢足球。背景中的设施是在战争中被废弃的84年冬奥会跳台项目的旧址。战争如此遥远又如此鲜活
1984年2月8日,前南斯拉夫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大雪纷飞。这却无法阻挡科舍沃体育馆内55海芋恋吉他谱,000名观众如火的热情。冬季奥林匹克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国家召开(下一次是2022年的北京)。萨拉热窝和南斯拉夫联盟的人民热情的欢迎着这一次冬季体育的盛会。
这届冬奥会是萨马兰奇上任后的首届奥运会,东道主运动员弗兰柯在大回转比赛赢得一枚银牌,成为南斯拉夫历史第一位获得冬奥会奖牌的运动员。
历史名城萨拉热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城周山峦起伏,积雪长达半年,有时虽是5月时令,山上仍有雪花飞飘,可以说是天然的滑雪胜地。1983年的国际雪联世界杯和1984年的萨拉热窝冬季奥运会向世界冰雪爱好者展示了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

84年冬奥会竞速雪橇项目的比赛场地在波斯尼亚战争中被用作一个炮兵阵地。来源见水印
在歌舞升平的冬奥会期间贵德梨花节,很少有人会想到在短短的几年后,南斯拉夫联盟就彻底解体,民族矛盾爆发安琪拉之歌 ,国家一再分裂成了今天的波黑,黑山,塞尔维亚傅延龄,克罗地亚,马其顿和科索沃。
萨拉热窝的城区在内战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生灵涂炭,满目疮痍。奥运场馆被用作临时的军事基地和堡垒,曾经充满亚里亚德海风情的度假小旅馆变成了避难所和战俘营郭春海,滑雪运动也随着这个国家的覆灭而彻底消失。
萨拉热窝戏剧且悲剧性的命运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南斯拉夫所处的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复杂,民族,宗教信仰多样化,又处于东方和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物理前沿,自古以来就是四战之地。萨拉热窝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充斥着无休止的战乱和悲惨的人道主义灾难。瞿天临
萨拉热窝:20世纪万恶之源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暗杀了奥地利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这一事件直接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马上借机向塞尔维亚宣战,而俄罗斯立即站到斯拉夫兄弟民族一边。于是茱倩,德国分别向结盟的俄罗斯、法国和英国宣战。欧洲列强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也马上被卷入了战争。短短一个月之内,史无前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在全球三个大陆的上空。

1914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亚王妃在萨拉热窝。他们不知道危险就在不远处。
现代历史学家把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引爆20世纪所有战争的战争之源。在这次战争中,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把战争当成实现各自利益的一种合法手段。这场战争不但导致了全球范围内1千万人的死亡,更为致命的是他孕育了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
有人认为嗜血的普林西普是恐怖分子,可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族把他视为纳尔逊·曼德拉式的争取民族自由,反抗压迫的英雄。不管怎么样,这位年轻人在萨拉热窝射出的子弹,确实深刻的改变了世界历史。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前南斯拉夫电影塑造了众多世界影坛经典形象,包括中国人耳详能熟的瓦尔特
很多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前的中国人拥有一个名叫前南斯拉夫电影的共同回忆,比如《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反响极好,很多台词成了当时的人耳熟能详的话。比如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大地在燃烧。”("Vazduhtrepti, kao da nebo gori.")“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 "Sprema seoluja...")。这些电影描述的都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人为了谋求自由独立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东侵铁蹄席卷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陷入了情况复杂的反侵略战争中。一方面,国家需要与入侵者做斗争,但是另一方面,因历史原因导致的民族矛盾和仇恨却又让很多民族主义武装争相与德军合作,互相残杀。因此,抵抗运动逐渐团结到了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手中。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描写的瓦尔特就是二战抵抗运动战士的代表。
南斯拉夫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山地面积占比高达70%。这种地形对现代化机械部队的战力发挥构成高度限制,让南斯拉夫共产党得以用游击战的方式,将强势入侵者纳粹拖入泥潭。加上南斯拉夫国民顽强的战斗精神和纳粹德国在远东战场的作战不力李易祥老婆,南斯拉夫最终迎来了光荣的独立战争胜利。


在80年代鼎盛期间午夜拍门,南斯拉夫政府邀请艺术家在全国修建了一大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碑邱圆圆。这些雕塑如今大多数被战争摧毁,少数隐藏在了不为人知的地方。即使是今天来看,这些雕塑也前卫得如同外星建筑一样。来源:龙一歌,一群旅行体验师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之光
二战后,南斯拉夫共产党取得该国统治权,建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后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并顺理成章的成为苏联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阵营一员。可仅仅过了3年。到1948年,苏南就分道扬镳,甚至互相指责、反目成仇。从此时开始,南斯拉夫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这在当时称得上是石破天惊。虽然冷战时跟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闹掰并不只南斯拉夫一个——后来的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也都有类似行为。在二战刚刚结束、苏联如日中天的1948年,这样做还是很需要些勇气的。
这样做的底气也是因为铁托领导的南共实力不俗。南斯拉夫共产党在二战中迅速发展壮大,到二战解放前,其已建立了一支总人数高达数十万的强大武装,并基本凭自身力量,将德军驱逐出境——这跟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主要由苏联解放大不相同——这也为南共建国后的独立性奠定了基础,而没有像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那样河北单招网,被苏联强势控制。而且后来南斯拉夫人民军也十分强悍,其全盛期甚至号称世界第四大作战部队。军事上的强大和组织的高度独立,为南共后来跟苏联决裂提供了保障。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毛泽东曾多次批评这位社会主义老战友,称其“在南斯拉夫复辟资本主义”。
至此,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南斯拉夫变成欧洲唯一没加入华沙公约的社会主义国家。他努力发展经济,使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自苏南分裂后,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条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
自50年代政治和经济改革以来,南斯拉夫普通人民生活上要明显比其他东欧国家自由,西方的文学电影都被允许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面料再造,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相比同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人民的生活是非常充裕的。

1984年冬奥会的开幕式是这个国家的荣光时刻
1983年的国际雪联滑雪世界杯和1984年的冬奥会正是这个国家的巅峰体现。人民丰衣足食,国家富强,承办世界性体育赛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从古代起就索绕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分裂矛盾像幽灵一样在地下暗流涌动,将这个国家彻底拖入了灾难之中。
波斯尼亚战争
1980年,执政南斯拉夫35年的铁托在卢布尔雅那死去。铁托下葬在一座朴素的大理石墓中,这处墓地成为大规模的朝圣目标。铁托过世后的最初四年间,共有超过一千一百万人前来谒灵,这个数字是南斯拉夫人口的一半。尽管在执政的时候经常被批评为威权统治,也被西方很多国家视为无情的独裁者,但不可否认的是铁托的铁腕保证了南斯拉夫联邦内各民族的统一猎上网。
而随着铁托的去世,伴随着南斯拉夫经济和东欧其他国家一样陷入困境,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想要寻求独立的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同反对独立的塞尔维亚人之间的嫌隙加深。1992年2月该国进行了独立公投,因为多数的塞尔维亚人抵制投票,结果投票结果有90%以上的票赞成独立。根据此次投票,波黑宣布独立,到4月6日并得到欧洲共同体的承认。但是对于独立表示不满的塞尔维亚人,以此事件为契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84年冬奥会的纪念碑。绝大多数奥运设施在战争中都遭到了毁坏。来源见水印
战争初期,拥有武器和人数优势的塞军取得了节节胜利。很快,北约加强了对这场战争的干预,开始了对塞族的有限制空袭。战争为这个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比如发生在战争末期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1995年7月12日,塞尔维亚方武装人员将在斯雷布雷尼查居住的8000多名波斯尼亚克男子全部屠杀光不留一人。大批波斯尼亚妇女被强奸,还有有身孕的妇女被挑开肚子。
波黑战争结束后,波黑穆斯林失踪人口委员会在斯雷布雷尼察发现许多埋尸坑,并掘出数千具尸体。因为经历这样的事情,在这两地区之间的波斯尼亚克人和塞尔维亚人至今依旧有着无法抹灭的隔阂和心结。
1995年,随着塞族在战场上逐渐丧失主动权,参战的三方在西方主导下被迫签下了停战协议。至此,前南斯拉夫分裂成了三个国家:波黑,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但这之后,这个地区的军事冲突不断,巴尔干半岛“欧洲火药桶”的称号真是名副其实。

当地人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前献花圈。在1999年科索沃冲突中,北约“手术刀式”轰炸了中国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大使馆,造成多位无辜人员伤亡。
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波斯尼亚战争期间爆发的萨拉热窝围城战役是这场战争的残酷和血腥的最好印证。萨拉热窝围城站是二战后发生的最惨烈的围城战役,进行了共计1韦飞燕,425天。萨拉热窝围城战役时间超过斯大林格勒战役三倍,比列宁格勒围城战还要长一年之久。
1992年3月1日,萨拉热窝市中心一场塞尔维亚人的婚礼遭袭,新郎的父亲身亡。袭击者据称是穆斯林马騳骉,其动因据称是宾客在婚礼一行人穿过巴斯卡尔森雅巴扎时高调地挥舞塞尔维亚旗帜。
第二天塞族准军事武装在萨拉热窝国会大楼附近设置了街垒并部署了狙击手,随后众多的市民在狙击手前示威反对政变。当游行人群走向国会大楼时,军人开枪杀死了人群中的两名年轻女子(索达·蒂波热维奇和奥尔加·索切奇),她们被视为围城战役中的第一批阵亡者。

被坦克炮弹击中后燃烧着的萨拉热窝议会大厦。来源见水印
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宣布从南斯拉夫独立后,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派遣13,000名部队驻扎在萨拉热窝附近的山区进行围城。塞族军队使用炮击、坦克与步枪对市区进行攻击。城内保卫政府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军武器匮乏,无法突破重围。
对萨拉热窝的围城自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上半年间达到高峰,大量的罪行在这一激烈作战的期间犯下。城外的塞尔维亚军队持续对政府守卫军进行炮击,城内的塞族军队则控制了大多数的军事要地以及武器供给。
萨拉热窝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城市,从四周的山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城内的几乎全部。塞尔维亚人城外安排了狙击手,若干条街道在狙击手的威胁下变得相当危险,在这些道路边常能见到写有“小心,狙击手!”(塞尔维亚语:Pazite,Snajper!)的牌子。连接机场与市区的波斯尼亚之龙大街以“狙击手之巷”闻名。

“小心狙击手!”在狙击步枪瞄准镜的十字准心中,人会失去其一切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战争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幸免。来源:Martin Bell, BBC
在围城期间,萨拉热窝断水断电,食品和药物变成了最稀缺的资源。在城内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人间炼狱。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导演也在这场围城战役中身亡。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可以幸免的个人。
1993年5月,萨拉热窝的一对情侣试图逃脱这座人间修罗场。如同波斯尼亚的很多情侣,他们来自不同信仰背景:男方是塞尔维亚裔的波斯尼亚人,女方是波斯尼亚克裔的回教徒。这场战争因民族认同和宗教信仰而起,他们则只是战争大潮中努力求生存的普通人。
在两人出城前,他们都事先贿赂了交战的双方在出城期间停火。但两人踏上Vrbanja桥上时,枪声突然响起,男方首先中弹身亡,女方稍后亦中弹,她爬向男方,拥住对方尸首,15分钟后气绝身亡。两人死时年仅25岁。
美国记者MarkH. Milstein当时正好在附近避难dnf金钱哥布林,目睹到这对情侣倒下的一刻,他拍下照片,成为当时的国际要闻水泥哥。他们尸体的照片被多个传媒刊登,被世人称为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死,象征了世上所有受各样冲突逼迫的人所受之苦。

残酷的战争中,一切的好都不复存在。摄影师Milstein的这张著名照片”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展示了现代世界中战争的野蛮和残酷。来源:Mark H. Milstein
生活要继续宋欣宜,滑雪也是
饱受战争创伤的波黑曾经也是滑雪届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战争的到来摧毁了一切。战争平息后的二十年,这个国家逐渐的从伤痛中回复张奀宁。弹孔被涂平了,旅馆被重新修复,人们又重新的来到了雪山上体验滑雪的乐趣。

今天的亚霍里纳山滑雪场。这里曾举办84年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比赛。
萨拉热窝城郊的亚霍里纳山曾是是最受市民欢迎的滑雪胜地,同时也是1984年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比赛地。自1920年以来,拥有高达1200英尺落差的亚霍里纳山就吸引着全欧洲的滑雪者慕名来访。今天到亚霍里纳山滑雪,可以享受到九条高速索道和独特的波斯尼亚风情带来的乐趣。
雪道边随处可见的废弃军事设施和84年冬奥会的标识提醒着人们沧海桑田的变化和这个国家沉重的历史。人们在雪道上甚至还能看到“地雷,危险!”的警示牌。由于战后大规模的地雷清除活动,在亚霍里纳山滑雪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骷髅头和十字骨头交叉的标识,请一定提高警惕。2011年一个斯洛文尼亚滑翔伞运动员在亚霍里纳山进行伞降时误降到了雷区,踩到了地雷受了重伤。

小心地雷!在波黑全境今天还有大量地雷残留,自1996年以来已有超过1700人因误踩地雷身亡。在波黑滑雪需要格外注意
今天的萨拉热窝城市依然随处可见战争的创伤,但是仔细观察,这座城市却到处充满着希望。孩子们在旧的军用机场踢足球,酒吧老板在倒塌的大楼废墟中开起了露天酒吧,滑雪者在雪道上扬起漫天的雪雾。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最后一段中,纳粹军官冯·迪特里施因为“劳费尔行动”失败被调走。临走时他指着萨拉热窝对继任者说:“Sehen Sie diese Stadt? Dasist Walter!(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完)
扩展视频:在满目疮痍的波斯尼亚躁起单板| 红牛特辑

返回顶部